[发明专利]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数据统一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4063.4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0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笑岩;武延年;李魁雨;孙永明;魏本海;王祥;赵成文;那辰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9/22 | 分类号: | H04L69/22;H04L69/18;H04L9/40;H04L67/06;H04L6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欧菊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联网 终端设备 数据 统一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数据统一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多协议解析;A2.判断是否属于被动上传协议,若是,则进行被动上传协议解析,若否,则进行主动上传协议解析;A3.数据冗余过滤;A4.数据加解密;A5.边缘存储,所述步骤A1.多协议解析包括针对被动上传协议的解析方法和针对主动上传协议的解析方法。本发明利用终端设备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充分利用终端设备空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采集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系统减少了非业务性功能,增加系统可维护性和扩展性,系统容错能力提升,各厂商数据上传互相隔离,a厂商的数据上传故障不会影响b厂商数据的处理,降低系统故障发生频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数据统一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一个实现电网基础设施、人员及所在环境识别、感知、互联与控制的网络系统。2019年国家电网公司在两会报告中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要建设运营好“两网”,分别是“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这个名词首次出现在国家电网公司的两会报告中,成为和坚强智能电网相提并论的重点工作。目前泛在电力物联网系统接入的终端设备超过5亿台(只),而规划到2030年,接入物联网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到20亿台(只)。终端设备数据采集面临‘数据量大’、‘数据增长速度快’、‘数据冗余’、‘设备通信协议不一致’等特点,目前用电系统无法适应不断增长的处理需求,数据处理能力有所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数据统一处理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数据统一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多协议解析;
A2.判断是否属于被动上传协议,
若是,则进行被动上传协议解析,
若否,则进行主动上传协议解析;
A3.数据冗余过滤;
A4.数据加解密;
A5.边缘存储,
所述步骤A1.多协议解析包括针对被动上传协议的解析方法和针对主动上传协议的解析方法。
所述步骤A4.数据数据加解密,包括如下步骤:
B1.解析接收到的数据,根据数据报文判断数据加密方式;
B2.询问是否使用国密算法SM2进行加密,
若是,则不对数据解密,并结束线程,
若否,则进入步骤B3;
B3.根据报文中加密类型对报文进行解密;
B4.使用国密SM2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
B5.结束线程。
所述针对被动上传协议的解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C1.启动定时管理线程;
C2.加载数据库设备数据到内存链表中;
C3.判断是否需要被动启动数据采集线程,
若是,则被动启动数据采集线程,
若否,则进入步骤C4;
C4.判断是否需要被动启动设备重连线程;
若是,则被动启动设备重连线程,
若否,则进入步骤步骤C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40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封装模具用清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改进型物理过滤装置及鱼缸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