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便携式注浆机以其接口橡胶圈压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3770.1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9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向占富;向晓峰;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占富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3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胡文强 |
地址: | 646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便携式 注浆机 以其 接口 橡胶圈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便携式注浆机以其接口橡胶圈压浆工艺,包括充电式无刷冲击扳手、高压灌浆机、盛液斗、压力浆出口、压力表,所述的接口压浆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安装压浆橡胶圈在压力浆出口的位置;(2)、配浆液;(3)、注入压力配浆液;(4)、固定安装压浆橡胶圈,施工结束。本发明的便携式注浆机以其接口橡胶圈压浆工艺基于便携式注浆机发明的工艺,使得压浆橡胶圈可以适应钢筋混凝土管口的不同尺寸,本发明的压浆工艺使得压浆橡胶圈的接口施工方便,节约时间,造价低,使用寿命长,工程质量好,发明的注浆机这样保留了便携的特点,增加了野外移动施工方便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便携式注浆机以其接口橡胶圈压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随基建规模的不断扩大,注浆施工自动化程度不断提提高,但大部分注浆机的体积较大,且现在施工现场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廊)接口施工工艺不能起到较好的止水作用,以及施工单位无法做闭水试验(这是当今施工通病,监理单位一般都知道不能做而放过),且注浆机不适合携带、以及野外作业,应用范围较小,影响施工效率。
且现在市场上用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传统橡胶圈不能起到止水的作用,原因有:
(1)由于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是水泥制品,所以接口处的几何尺寸有较大偏差(有时甚至很不偏差),这给接口防水止漏增加了难度;
(2)传统橡胶圈横断面是一个圆形或三角形,由于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质量很大,管下部的传统橡胶圈压得很扁,有点止水作用,管两侧胶圈的大小很难合适(橡胶圈的断面大了安装困难,甚至就安不上),不能止水,管上部有空隙更没有止水作用,也就是说传统橡胶圈的轴心与钢筋混凝土管的轴心不重合没有止水作用;
(3)传统橡胶圈以外两管接口处的缝歇很小(有的细到只能漏水,不能填入固体材料),用固体防水材料填实细缝来加强防水施工困难(一般设计要求用如沥青麻丝等固体防水材料填实),既费时效果又差,而且这方法只是理论上的方法,实际大都没做,做了也没用,仍然漏水。
(4)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网的接口多(因为钢筋混凝土管每节的长度较短,一般长度在2.5米以内),这就造成漏水的点多且面广,形成钢筋混凝土管网漏水极其普遍和严重。
钢筋混凝土管网漏水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
(1)施工单位无法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之9.3进行闭水试验(这是当今施工通病,监理单位知道钢筋混凝土管安装后都要漏水,为了验收合格做个假资料),使规范GB 50268的9.3变成一纸空文。
(2)在城乡的污水管网中的污水四处渗漏,造成环境污染。
(3)在城乡的雨水管网中,管内水流量大时水被挤出管外,管内水流量小时水带着管外泥砂又流入管内,日积月累在管外形成空洞,严重时形成人形道或车行到的下陷(国内时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注浆机以其接口橡胶圈压浆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便携式注浆机以其接口橡胶圈压浆工艺,包括充电式无刷冲击扳手、高压灌浆机、盛液斗、压力浆出口、压力表,所述的充电式无刷冲击扳手设于高压灌浆机的一端,且充电式无刷冲击扳手与高压灌浆机之间设有若干连接螺丝杆固定安装,所述的高压灌浆机基于KT-9999西岭卡特高压灌浆机改装,且高压灌浆机内设有活塞结构,所述的盛液斗设于高压灌浆机的一侧,且盛液斗的出料口与高压灌浆机的活塞结构一端之间设有连接管路,所述的压力浆出口设于高压灌浆机的一端出口处,且压力浆出口与高压灌浆机的活塞结构之间设有管路连接,所述的压力表设于压力浆出口的一侧,且通过与压力浆出口一侧的定位螺纹孔固定连接,所述的接口压浆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占富,未经向占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37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