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引流管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23323.6 | 申请日: | 2019-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4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辉眸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赵芳蕾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引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和至少一个旁通管,引流管和旁通管均设有患者侧端部和泵侧端部,引流管和旁通管的患者侧端部布置在共同的患者侧附接部分中,以及引流管的泵侧端部和旁通管设置在共同的泵侧连接部分中,泵侧连接部分设计成插入相关的抽吸装置中,其中引流管的端部与旁通管的端部分开延伸,患者侧端部包括排水通道和维修通道,所述泵侧端部分别与排水通道和维修通道相适配。本发明采用医用引流管,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满足医用手术后伤口引流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耗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引流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引流管用于在医疗领域中吸入体液和液体,例如在外科手术期间或之后,以及在伤口引流,胸腔引流或吸脂术中。这些引流管通常连接有抽吸泵,但现有的引流管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满足实际的卫生及使用要求。因此,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出一种新型的医用引流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医用引流管。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和至少一个旁通管,引流管和旁通管均设有患者侧端部和泵侧端部,引流管和旁通管的患者侧端部布置在共同的患者侧附接部分中,以及引流管的泵侧端部和旁通管设置在共同的泵侧连接部分中,泵侧连接部分设计成插入相关的抽吸装置中,其中引流管的端部与旁通管的端部分开延伸,患者侧端部包括排水通道和维修通道,所述泵侧端部分别与排水通道和维修通道相适配,所述引流管外侧壁设有抗氧化层,所述抗氧化层上设有光触媒层,所述抗氧化层的材料为具有亲水性的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涂层材料,所述光触媒层的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涂料,所述抗氧化层与光触媒层的厚度比为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管和旁通管为两个单独的单腔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通道上设有用于接收所述引流管的泵侧端部的排水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患者侧端部、引流管和旁通管通过连接通道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管和旁通管的材质为硅树脂或PVC。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氧化层中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10纳米。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本发明采用医用引流管,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满足医用手术后伤口引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医用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医用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0和至少一个旁通管11,引流管10和旁通管11均设有患者侧端部3和泵侧端部2,引流管10和旁通管11的患者侧端部3布置在共同的患者侧附接部分中,以及引流管10的泵侧端部2和旁通管11设置在共同的泵侧连接部分中,泵侧连接部分设计成插入相关的抽吸装置中,其中引流管10的端部与旁通管11的端部分开延伸,患者侧端部3包括排水通道和维修通道,所述泵侧端部2分别与排水通道和维修通道相适配,所述引流管10外侧壁设有抗氧化层,所述抗氧化层上设有光触媒层,所述抗氧化层的材料为具有亲水性的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涂层材料,所述光触媒层的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涂料,所述抗氧化层与光触媒层的厚度比为1:2,所述抗氧化层中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10纳米。
实施例2
其余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一致,所述引流管10和旁通管11为两个单独的单腔管。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辉眸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辉眸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33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设备维修用工具箱
- 下一篇:一种胶装机的自动落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