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实时无线供电的佩戴套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2075.3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0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东;鲁长波;徐万里;周友杰;安高军;穆祥静;徐曦萌;孙彦丽;刘盼盼;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42B3/30 | 分类号: | A42B3/30;A41D13/00;H02J5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得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1 | 代理人: | 孟海娟;阿苏娜 |
地址: | 1023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无线 供电 佩戴 套装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实时无线供电的佩戴套装,所述可实时无线供电的佩戴套装包括战术头盔和战术背心,战术头盔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依次电学连接的无线接收线圈、整流稳压模块以及电源管理模块;战术背心设置有蓄能电池和与所述蓄能电池电学连接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包括电学连接的高频逆变器以及无线发射线圈,其中,所述无线接收线圈和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的安装位置相对应。本发明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使战术头盔上的用带设备实现了随用随充的电能供给,使之摆脱储能电池和电源线的束缚,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实时无线供电的佩戴套装。
背景技术
随着虚拟现实头盔、运动拍摄头盔等智能头盔的普及,视频图像采集、移动通信、导航定位等越来越多的用电设备集成到智能头盔上,广泛应用于运动、探险、矿山等领域,然而随着头盔所携带的用电设备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能量需求增大,供电接口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目前智能头盔的能量供给方式主要是通过内置储能电池或者电源线进行供电。在头盔上内置储能电池的方式,一是电池容量小,用电设备续航时间短;二是增加了头盔重量,不利于运动过程中头盔保持稳定。采用有线电源线缆供电的方式,一是供电接口和接插件类型多样,难以实现标准化,通用性和互换性较差;二是由于线缆的束缚,头盔摘戴不便,且在运动过程中线缆容易被树枝、障碍物等挂断,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较差,极大的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可实时无线供电的佩戴套装,以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实时无线供电的佩戴套装,所述可实时无线供电的佩戴套装包括战术头盔和战术背心,战术头盔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依次电学连接的无线接收线圈、整流稳压模块以及电源管理模块;战术背心设置有蓄能电池和与所述蓄能电池电学连接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包括电学连接的高频逆变器以及无线发射线圈,其中,所述无线接收线圈和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的安装位置相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整流稳压模块为高频整流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可实时无线供电的佩戴套装还包括线圈位移稳定装置,所述线圈位移稳定装置安装于所述战术头盔后部近下沿位置,且分别与所述战术头盔和所述无线接收线圈刚性连接,使所述无线接收线圈处于悬置状态,并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保持相对位置不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线圈位移稳定装置包括固定于无线接收线圈上的座体和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座体内的光滑球体支杆,所述光滑球体支杆固定于所述战术头盔上。
优选地,所述蓄能电池设置于所述战术背心的腰部位置,且所述蓄能电池为软包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还包括信号发生器,所述信号发生器位于所述战术背心的胸前且与所述蓄能电池电学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发射线圈设置于所述战术背心的背部领口位置,且大致呈与背部领口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位于战术头盔后部下沿位置,且大致呈与所述战术头盔后部下沿匹配的弧形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可实时无线供电的佩戴套装还包括充电匹配单元,所述充电匹配单元为红外感应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或者接近开关,且所述充电匹配单元位于所述战术头盔或者所述战术背心上。
具体地,所述可实时无线供电的佩戴套装还包括充电匹配单元,所述充电匹配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战术头盔上的第一通信模块和设置于所述战术背心上并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相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两者中的一者发射信号,另一者接收所述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20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