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罩盖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1738.X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8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姚正刚;赵兵;刘明月;张晓明;施光文;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飞鹰汽车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罩盖,属于蓄电池领域,包括底座和罩盖,所述底座位于罩盖的下方,底座上表面两侧对称开设有插槽一,底座上表面的另外两侧对称开设有插槽二,底座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电池槽,插槽一和插槽二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活动设置有固定销,固定销上连接有拉簧,拉簧的一端连接在底座的侧壁上,电池槽内安装有蓄电池,罩盖下表面两侧对称安装有保护板一,罩盖下表面的另外练车对称安装有保护板二,保护板一和保护板二的底端均开设有固定孔;本发明设计新颖,有效的对蓄电池进行保护,保证了蓄电池的保温隔热功能,减少发动机热辐射对蓄电池的影响,散热性能好,且安装拆卸方便,便于维护,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罩盖。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整车前舱布置越来越紧凑,发动机热辐射也越来越大,而目前汽车前舱的蓄电池罩盖将蓄电池暴露在外,发动机热辐射直接吹向蓄电池,导致蓄电池表面的温度也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新的汽车技术要求蓄电池工作温度越来越低,这使得汽车蓄电池表面温度很容易超标,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罩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罩盖,包括底座和罩盖,所述底座位于罩盖的下方,底座上表面两侧对称开设有插槽一,底座上表面的另外两侧对称开设有插槽二,底座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电池槽,插槽一和插槽二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活动设置有固定销,固定销上连接有拉簧,拉簧的一端连接在底座的侧壁上,电池槽内安装有蓄电池,罩盖下表面两侧对称安装有保护板一,罩盖下表面的另外练车对称安装有保护板二,保护板一和保护板二的底端均开设有固定孔,罩盖上对称开设有接线孔,罩盖下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顶壁上对称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底端安装有扇叶,转轴上安装有齿轮一,罩盖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和电机罩,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罩盖伸入凹槽内,且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齿轮二,齿轮二位于两个齿轮一之间,齿轮二与齿轮一啮合。
采用上述方案,蓄电池安装在底座的电池槽内,盖上罩盖,利用罩盖底部的保护板一和保护板二对蓄电池的四周进行防护,保证了蓄电池的保温隔热功能,减少发动机热辐射对蓄电池的影响,通过插槽一、插槽二、固定销、拉簧和固定孔等结构,将保护板一和保护板二与底座方便的固定,操作方便,通过转轴、齿轮一、扇叶、电机、齿轮二和电机罩等结构,吹出冷风对蓄电池进行进一步的散热,保证蓄电池的正常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插槽一和插槽二均为矩形结构,且插槽一与保护板一尺寸相匹配,插槽二与保护板二尺寸相匹配。
采用上述方案,插槽一与保护板一尺寸相匹配,插槽二与保护板二尺寸相匹配,可以方便的将保护板一和保护板二分别插入插槽一和插槽二内,安装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护板一和保护板二均为纳米二氧化硅材质,且保护板一和保护板二的厚度为6mm-10mm。
采用上述方案,纳米二氧化硅材质的保护板一和保护板二,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功能,减少发动机热辐射对蓄电池的影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销为T字型结构,且固定销与固定孔尺寸相匹配。
采用上述方案,固定销与固定孔尺寸相匹配,可以方便的将固定销插入固定孔内,从而将保护板一和保护板二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机罩位于电机的外部,且电机罩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
采用上述方案,电机罩位于电机的外部,将电机进行保护,散热孔方便电机的散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飞鹰汽车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十堰飞鹰汽车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17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