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折叠的电熨斗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21534.6 | 申请日: | 2019-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0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阚光华;陈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云端洗烫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75/36 | 分类号: | D06F75/36;D06F75/34;D06F75/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906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电熨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电熨斗,包括电熨斗本体和把手,所述把手滑动连接在电熨斗本体上,所述电熨斗本体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固定连接有永磁铁,所述永磁体吸附在电熨斗本体的下表面,且挡板远离电熨斗本体的侧壁上等距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本发明不仅能够将电熨斗水平防止散热,避免因电熨斗竖直放置散热,而造成工作人员或小孩的意外烫伤,而且能够在使用时,能够避免因工作人员身体部位靠近电熨斗的下表面而出现烫伤,给使用者带来了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熨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折叠的电熨斗。
背景技术
电熨斗是常用的家用电器之一,用来熨烫衣服。衣服摆放时经常会出现褶皱、扭曲和缩水等现象,使用电熨斗就能够将衣服反复熨平,而在电熨斗使用完毕后,为避免因电熨斗的温度过高对熨烫台面、衣物的损坏以及提高电熨斗的散热效率,传统的方法是将使用后的电熨斗竖立放置,虽让这种方式能够避免电熨斗对熨烫台面以及衣物的损坏,提高了电熨斗的散热效率,当时在使用者或者小孩不小心触碰到电熨斗的熨烫面时,会烫伤小孩或使用者,且部分电熨斗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的手部或身体其他部位若靠近电熨斗的下表面时,也会将使用者烫伤,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折叠的电熨斗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熨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的电熨斗,包括电熨斗本体和把手,所述把手滑动连接在电熨斗本体上,所述电熨斗本体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固定连接有永磁铁,所述永磁体吸附在电熨斗本体的下表面,且挡板远离电熨斗本体的侧壁上等距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纵截面为U字形,所述把手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电熨斗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滑槽,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电熨斗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把手相配合,且容纳槽相对的侧部呈开口状并与滑槽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电熨斗本体上设置有插杆,所述滑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通孔,所述插杆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通孔并插设在滑动块上。
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电熨斗本体的侧壁上,且挡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载物槽,所述永磁铁固定连接在载物槽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挡板与铰链相连接的一端面等距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电熨斗本体的侧壁上等距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板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电熨斗本体上等距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的下端贯穿电熨斗本体的上表面并延伸至限位槽内,且限位板上开设有与插销相配合的插孔。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侧壁上等距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限位板位于凹槽内,且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推板的下端贯穿矩形通孔并延伸至挡板的下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电熨斗本体上设置容纳槽,便于对把手的收纳,从而减少电熨斗的体积,便于电熨斗的收纳,通过在电熨斗本体的下侧设置挡板,便于使用后的电熨斗本体水平放置进行散热,避免因电熨斗本体的竖立散热,而致使工作人员或小孩不小心触碰而烫伤,通过在挡板上设置铰链,便于挡板的展开,能够在使用电熨斗本体时,避免工作人员手部靠近电熨斗本体的下表面而造成的烫伤,通过在电熨斗本体上设置插销,便于将挡板锁紧固定;这种可折叠的电熨斗不仅能够将电熨斗水平防止散热,避免因电熨斗竖直放置散热,而造成工作人员或小孩的意外烫伤,而且能够在使用时,能够避免因工作人员身体部位靠近电熨斗的下表面而出现烫伤,给使用者带来了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云端洗烫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云端洗烫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15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