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铬-铌共掺杂二氧化钒外延薄膜的光热探测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0957.6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6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杨远俊;姚迎学;王桂林;黄文宇;王藏敏;张霆;李中军;王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1/42 | 分类号: | G01J1/42;G01J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卢敏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掺杂 氧化 外延 薄膜 光热 探测 单元 | ||
1.一种基于铬-铌共掺杂二氧化钒外延薄膜的光热探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探测单元为叠层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衬底层(1)、生长在所述衬底层(1)上的薄膜层(2)及设置在所述薄膜层(2)上的电极层(3);所述电极层(3)上设置有电极引线(4),用于连接外部电路;
所述薄膜层(2)为铬-铌共掺杂二氧化钒外延薄膜,用于作为光热探测单元的感光层,可吸收光而产生热量,使温度升高,从而使所述薄膜层(2)的电阻值变小;所述电极层(3)用于测量所述薄膜层(2)的电阻值,并通过电极引线(4)送入外部电路,进而实现光热探测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探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层(1)为可实现所述薄膜层(2)外延生长的绝缘衬底或半导体衬底,所述衬底层(1)的厚度为0.1mm~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探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铬-铌共掺杂二氧化钒外延薄膜为VxCryNbzO2,掺杂比例按原子比计算,x=0.70~0.85、y=0.10~0.20、z=0.02~0.10,且x+y+z=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光热探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铬-铌共掺杂二氧化钒外延薄膜是通过溅射、脉冲激光沉积、分子束外延或旋涂法在所述衬底层(1)表面外延生长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光热探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2)厚度为20~3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光热探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铬-铌共掺杂二氧化钒外延薄膜具有分辨外界入射光波长的能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探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3)与所述薄膜层(2)之间为欧姆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热探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3)的厚度在20~200nm;所述电极层为Al、Cu、Pt、Pt/Ti或Au/Ti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探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线(4)为Al、Pt或Au引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探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探测单元为非制冷型探测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09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