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金纳米棒比色传感阵列快速鉴别中国白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0905.9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7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贾俊杰;佘远斌;沈才洪;付海燕;吴美霞;王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地址: | 646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比色 传感 阵列 快速 鉴别 中国 白酒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金纳米棒比色传感阵列快速鉴别中国白酒的方法,属于纳米技术及食品真实性检测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金纳米棒比色传感阵列鉴别中国白酒的方法,用于简便、快速、有效地对中国白酒进行可视化在线检测与鉴别。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合成金纳米棒溶液;B、基于金纳米棒溶液作为传感器,通过加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银、待测酒样以及还原剂构建待测酒样的比色传感检测阵列;C、获取比色传感检测阵列的比色指纹图谱;D、对比色指纹图谱采用经典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区分和判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金纳米棒比色传感阵列快速鉴别中国白酒的方法,属于纳米技术及食品真实性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白酒含有多种微量成分,目前已超过1870种易挥发性化合物被鉴定,包括醇类、酸类、酯类、醛类、酮类、酚类、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等。根据其风味特征,中国白酒分为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及其衍生香型共12种香型,尤以浓香型白酒品类最为繁多,市场占有量达到70%以上。
在白酒行业中,真实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对于市场上种类繁多的浓香型白酒来说。因此,实现不同类白酒的鉴别和区分不仅对产品质量监控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理解白酒真实性与品质评估之间的关系,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目前,已有一些常规方法用于不同品类和产地白酒的区别,如质谱技术和光谱技术;虽然光谱技术是一种简单、快速、无损的方法,但其灵敏度相对较低,容易在具有相似光谱区域的组分间产生干扰。而质谱技术成本高,操作较为复杂,很难在现场中实现实时检测。因此,开发一种简便、快速且有效的对不同白酒鉴别的方法对于白酒质量监控和真伪评价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基于金纳米棒比色传感阵列鉴别中国白酒的方法,用于简便、快速、有效地对中国白酒进行可视化在线检测与识别。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金纳米棒比色传感阵列快速鉴别中国白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合成金纳米棒溶液;
B、基于金纳米棒溶液作为传感器,通过加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银、待测酒样以及还原剂构建待测酒样的比色传感检测阵列;
C、获取比色传感检测阵列的比色指纹图谱;
D、对比色指纹图谱采用经典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区分和判别。
作进一步优化,步骤A中,所述合成不同形貌的金纳米棒具体包括:
A1、制备种子液:将氯金酸(HAuCl4)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混合,然后加入硼氢化钠(NaBH4)进行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待溶液从亮黄色换成棕黄色后,室温下保存备用;
A2、制备生长液: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助剂加热溶解于水中,待混合液冷却后,加入硝酸银(AgNO3)并在30℃条件下保存10-30min;随后加入氯金酸并搅拌10-20min分钟,然后加入抗坏血酸并搅拌30s-2min,搅拌过程中,溶液颜色逐渐褪去直至无色;
A3、将种子液加入到生长液中并搅拌30-60秒,将搅拌后的溶液在30℃下生长10-15小时即形成金纳米棒溶液。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A中,通过调节制备生长液过程中所述助剂的种类以及硝酸银、种子液和抗坏血酸之间的比例合成不同长径比的多种金纳米棒。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B中,在96孔板上构建待测酒样的比色传感检测阵列,所述比色传感检测阵列大小为还原剂种类*金纳米棒种类。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B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09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