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隐身及热管理布料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20764.0 | 申请日: | 2019-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4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徐自力;李旺昌;车声雷;应耀;余靓;郑精武;乔梁;李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3D15/02 | 分类号: | D03D15/02;D03D15/00;D03D13/00;D06N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隐身 管理 布料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隐身及热管理布料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的布料是一种由普通纤维束和金属纤维束采用非对称混合编织而成的双面织物,一面以普通纤维束为主,另一面以金属纤维束为主。该布料通过将普通纤维束和金属纤维束进行非对称的混合编织使得布料具有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兼容的隐身性能。在白天将以普通纤维束为主一面朝外,可发挥其可见光‑近红外隐身功能,在夜间将以金属纤维束为主一面朝外,实现热红外隐身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隐身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红外隐身及热管理布料及其制作方法,该布料具备优良的抑制红外辐射特征以及可对人体进行热管理。
背景技术
红外织物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服装,用于冬季保暖,夏季散热等作用。现代战争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战场侦测和制导武器所使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各种主战武器装备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因此,发展具有高性能的红外伪装材料或红外伪装技术,成为提高单兵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和安全性,增强部队战斗力的有效保障。所谓红外隐身,就是采用遮蔽、低发射率涂料、红外抑制等措施来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波段或降低红外辐射强度,以隐蔽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信息,从而实现目标的低可探测性。
通常红外隐身包括热红外隐身和近红外隐身,此外红外隐身还要兼顾可见光隐身。其难点在于难以多波段匹配,与可见光隐身兼容。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由金属纤维和普通纤维混编的双面织物,根据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面去遮盖物体,可以实现可见光-红外隐身的兼容性,此外本发明的织物透气性良好,可以应用于服装、帐篷、炮衣、车衣等。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隐身及热管理布料及其制备方法,实现可见光-多波段红外隐身的功能,该材料可作为红外隐身材料抑制红外目标特征,同时具有冬季保温,夏季散热和防水防油的作用,可以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服装、帐篷、掩体以及军事车辆等领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外隐身及热管理布料,所述布料是一种由普通纤维束和金属纤维束采用非对称混合编织而成的双面织物,一面以普通纤维束为主,另一面以金属纤维束为主。
所述的非对称混合编织为:以普通纤维束为经线、金属纤维束为纬线,或者相反,对于每一束经线在布料的A面越过一束纬线后在布料的另一面B面再越过2~10束纬线,然后再在布料的A面越过一束纬线,对于每一束纬线,同样的,在布料的B面越过一束经线后在布料的A面再越过2~10束纬线,然后再在布料B面越过一束经线。
进一步的,所述的普通纤维束可以选自棉纤维、涤纶纤维、丝绸纤维、凯夫拉纤维、聚乙烯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的金属纤维束可以采用金属微米丝、镀金属普通纤维、镀金属碳纤维。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镀金属为镀铝、镍、铜、银、金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合金。
进一步的,在布料表面还涂设有一层含氟树脂层,可保护织物表面,且可以起到疏水作用,使得布料能够防水。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含氟树脂层为含氟丙烯酸树脂、全氟聚醚树脂或其他含氟共聚物树脂。
进一步的,在以普通纤维束为主的一面上通过印花方式制作有绿地迷彩图案,实现可见光和近红外隐身;在以金属纤维束为主的一面上印制有沙漠迷彩,不仅仅可以在沙漠区域应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夜间实现热红外隐身。具体使用时最好如下:在白天将以普通纤维束为主的一面朝外,在晚上将以金属纤维束为主的一面朝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制备的材料具有双面非对称的结构,一面以普通纤维为主,另外一面以金属纤维为主,使得布料具有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兼容的隐身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0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