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厌氧型微生物的培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20626.2 | 申请日: | 2019-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0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何芳;樊丽梅;杨雪梅;范俊岭;李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6;C12M1/02;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厌氧型 微生物 培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型微生物的培养装置,涉及到微生物培养领域,该厌氧型微生物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主体、密封隔板、培养底垫,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内部连接有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的右侧和培养装置主体的右侧内壁均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一侧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连接有培养底垫。本发明通过密封隔板可以防止培养装置主体内部元件对微生物的培养造成影响,通过承接板可以保证放置板的固定,防止放置板倾斜,通过放置板和培养底垫方便了微生物的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厌氧型微生物的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微生物的研究中,厌氧型微生物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支。而且厌氧型微生物在消化处理污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厌氧活性污泥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厌氧消化所需要的甲烷细菌和产酸菌,当两种菌种达到动态平衡时,有机质才会被不断地转换为甲烷气,即厌氧沼气,从而能够对污泥等进行分解,以利于环境。
厌氧微生物绝大多数为细菌,很少数是放线菌,极少数是支原体,厌氧真菌尚见于个别的报道。厌氧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人类生活的环境和人体本身就生存有种类众多的厌氧微生物,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为了实现对污泥等处理的工业化、快速化,并加快对厌氧型微生物的研究,对厌氧型微生物进行人工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更好地对厌氧微生物进行培养,常用的技术方案有以下几种:
中国专利申请CN201010292561.5公开一种便携式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它包括试管和密封该试管开口的密封盖,在试管的内部还设有内填充柱,在密封盖、内填充柱与试管三者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填充满厌氧微生物培养基。本发明将厌氧微生物培养基灌注到试管和内填充柱的夹层空间,并使密封盖、内填充柱和试管的密闭空间内填充满厌氧微生物培养基,由于夹层空间小,残留空气少,且吹氮处理厌氧效果好,厌氧微生物能在该培养基培养生长,生长快、培养条件容易控制。
中国专利申请CN201410812995.1公开了一种厌氧微生物培养系统,包括气瓶、压力表、真空泵、真空表以及若干组接种针组件,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气瓶内充有惰性气体,气瓶、真空泵与接种针组件之间设有三通,气瓶与三通之间设有总控阀和压力表;真空泵与三通之间设有通气阀和真空表。厌氧微生物培养系统由氧微生物接种装置、培养器皿以及软胶塞组成。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的培养装置无氧环境效果不太好,不利于厌氧型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导致厌氧型微生物的培养缓慢;另一方面,其厌氧微生物的营养环境没有达到最利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需求,不利于微生物的快速繁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厌氧型微生物的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培养装置真空效果不好,不利于厌氧型微生物的生长;而且营养环境没有达到最利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需求,从而导致影响厌氧型微生物的培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厌氧型微生物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主体、密封隔板、培养底垫,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内部连接有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的右侧和培养装置主体的右侧内壁均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一侧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连接有培养底垫。
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内底壁左侧连接有真空抽气泵,所述真空抽气泵的外表面两端均连接有固定套体,所述真空抽气泵的一侧连接有真空管道,所述真空管道的外表面右端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外表面连接有承接套体。
可选的,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底部连接有地脚。
可选的,所述培养装置主的顶部安装有蒸汽产生机,所述蒸汽产生机的一侧通过蒸汽管与培养装置主体的内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大学,未经焦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06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滴生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程软骨体外培养超声辐射力场产生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