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低峰值平均功率比多载波波形的MC-CDMA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0080.0 | 申请日: | 201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1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贾明;马江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雷;时林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峰值 平均功率 载波 波形 mc cdma | ||
具有低峰值平均功率比多载波波形的MC‑CDMA。提供了方法、设备和系统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扩频和发射数据,使得被发送的所得到的波形具有低峰值平均功率比并减轻了不同设备之间的信号冲突。用于扩频和发射数据的方法包括利用具有相等间隔非零子载波元素的稀疏的扩频序列对数据进行扩频,以生成在对应于扩频序列的相等间隔的非零子载波元素的子载波上的多载波扩频数据;发射多载波扩频数据。可以将不同的扩频序列分配给不同的用户设备。不同的扩频序列在频域上的稀疏等级、频域上的稀疏模式和/或时域上的脉冲偏移方面可能不同。多个多载波扩频数据流可以由网络节点接收并且使用连续干扰消除(SIC)技术进行解码。
本申请为,申请号为201680021958.6、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为2017年10月16日、申请名称为“具有低峰值平均功率比多载波波形的MC-CDMA”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用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的多载波码分多址(Multi-Carrier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MC-CDMA)技术,并且在具体实施例中,涉及使用具有单载波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的MC-CDMA的用于OFDM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PAPR是无线通信波形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在基于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的无线通信中,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OFDM(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 Spread OFDM,DFT-S-OFDM)作为上行多址方案,主要是因为其具有比常规OFDM更低的PAPR。PAPR可能在支持大规模连接的未来网络中更为重要,例如,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机器对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以及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其中,设备可能有更多的功率限制,并且可能需要较长的电池寿命。
DFT-S-OFDM也称为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SC-FDMA),因为每个DFT-扩频子带信号使用圆形卷积的单载波波形。换句话说,众所周知,单载波信号具有比常规OFDM信号更低的PAPR,特别是对于低阶调制。
通过将常规QAM调制与子载波索引调制相结合,进一步利用了单载波传输具有较低的PAPR的属性。这种混合调制的关键要素是:1)只有一个子载波承载QAM调制,2)剩余的信息由该激活子载波(active subcarrier)的子载波索引来承载。
该QAM/子载波索引混合调制的主要动机是具有单载波波形,以实现低PAPR。为了增加吞吐量,可以使用子载波索引调制。例如,给定4个子载波,通过使用子载波索引调制可以承载的附加信息比特的数量为2。然而,这个方案有几个缺点:
·有限的吞吐量:这是因为从频谱效率的角度来看,子载波索引调制效率很低,特别是当子载波数量较多时,这就是为什么子载波的数量通常被限制为4的原因;
·SNR高时频谱效率下降:这是因为尽管为了承载更多信息,可以在激活子载波上增加QAM阶数,但是子载波索引调制并不能利用这种高SNR,因为其只能增加一个激活子载波上的调制阶数。
因此,需要具有高效率且可以支持高吞吐量的单载波PAPR的多址技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中用于操作设备的方法。在该方法中,设备利用扩频序列对数据进行扩频,以生成在对应于扩频序列的非零子载波元素的子载波上的多载波扩频数据,并发射多载波扩频数据。扩频序列具有稀疏的非零子载波元素且相邻的非零子载波元素之间具有相等间隔。因此,由多载波扩频数据的传输所得的波形可以具有与常规单载波传输相当的PAP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00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