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时间装置和设置有该装置的发动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19385.X | 申请日: | 2019-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孙维祥;柳印相;河京杓;朴东宪;金伯植;李升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1L13/00 | 分类号: | F01L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崔龙铉;李新娜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可变 气门 持续时间 装置 设置 发动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时间装置,该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时间装置可以包括:凸轮轴;凸轮单元,包括凸轮,并且凸轮轴插入到凸轮中;引导轴,引导轴上形成有引导螺纹并且垂直于凸轮轴设置;引导支架,引导支架上安装有引导轴;内轮,被构造成将凸轮轴的旋转传递到凸轮单元;轮壳体,内轮可旋转地插入到轮壳体中,轮壳体垂直于凸轮轴可移动,并且轮壳体设置在引导支架内;蜗轮,蜗轮内形成有被构造成与引导螺纹啮合的内螺纹,蜗轮上形成有外螺纹,并且蜗轮设置在轮壳体内;控制轴,控制轴上形成有被构造成与外螺纹啮合的控制蜗杆。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7月12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19-0084343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时间装置和设置有该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时间装置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内燃发动机通过在燃烧室中在被吸入到燃烧室中的空气介质中燃烧燃料来产生动力。吸入空气时通过凸轮轴的驱动来操作进气门,并且在进气门打开期间将空气吸入到燃烧室中。另外,通过凸轮轴的驱动来操作排气门,并且在排气门打开期间从燃烧室排出燃烧气体。
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最佳操作取决于发动机的转速。例如,气门的最佳升程(lift)或最佳打开/关闭正时取决于发动机的转速。为了实现根据发动机的转速的这种最佳气门操作,已经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多个凸轮的设计和可以根据发动机转速改变气门升程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CVVL)。
本部分的公开内容提供与本发明有关的背景信息。申请人不承认本部分中包含的任何信息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直接提供了一种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时间装置和设置有该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时间装置的发动机,可以基于发动机的运行状况改变气门的打开持续时间并减少噪声和振动。
在本公开的一种形式中,一种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时间装置可以包括:凸轮轴;凸轮单元,凸轮单元上形成有凸轮,并且凸轮轴插入到凸轮中;引导轴,引导轴上形成有引导螺纹并且垂直于凸轮轴设置;引导支架,引导支架上安装有引导轴;内轮,被构造成将凸轮轴的旋转传递到凸轮单元;轮壳体,内轮可旋转地插入到轮壳体中,轮壳体垂直于凸轮轴可移动,并且轮壳体设置在引导支架内;蜗轮,蜗轮内形成有被构造成与引导螺纹啮合的内螺纹,蜗轮上形成有外螺纹,并且蜗轮设置在轮壳体内;控制轴,控制轴上形成有被构造成与外螺纹啮合的控制蜗杆;以及轮弹性部,向蜗轮提供弹力,以使蜗轮与引导轴和控制轴紧密接触。
轮弹性部可以为双扭力弹簧。
蜗轮可以形成有弹簧安装部,双扭力弹簧安装到弹簧安装部。
双扭力弹簧可以包括:弹簧体,缠绕在弹簧安装部上;以及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弹性地支撑弹簧体,并且引导支架内可以形成有第一弹簧插入部和第二弹簧插入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插入到第一弹簧插入部和第二弹簧插入部中。
引导支架可以形成有:插入孔,引导轴插入到插入孔中;以及移动空间,轮壳体在移动空间内可移动。
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时间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两个引导壁,从轮壳体突出;以及移动孔,形成在两个引导壁中的每一个中,并且引导轴被构造成插入到移动孔中。
蜗轮可以设置在引导壁之间并且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推动两个引导壁中的一个以移动轮壳体。
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时间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滑动轴,固定到引导支架并且被构造成引导轮壳体的移到;以及滑动孔,形成在轮壳体中,并且滑动轴被构造成插入到轮壳体的滑动孔中。
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时间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蜗杆轴帽,固定到所述引导支架以支撑控制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93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