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房车控制器内嵌式降噪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9231.0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2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康宏;杨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G10K11/16;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房车 控制器 内嵌式降噪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智能房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房车控制器内嵌式降噪装置,包括外壳和后盖,外壳的内底壁设置有散热装置,且散热装置包括有铝板,铝板的下表面与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外壳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离心玻璃棉层,后盖的内顶壁设置有降噪装置,且降噪装置包括有固定块。该智能房车控制器内嵌式降噪装置,通过设置后盖的内顶壁设置有降噪装置,且降噪装置包括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上表面与后盖的内顶壁固定连接,达到了对工作中的控制器本体进行降噪,同时,在吸音板和阻尼毡吸音板出现损坏时,便于对其更换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控制器本体的降噪装置对噪音处理方式单一,达不到良好的降噪,且降噪装置出现损坏不易更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房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房车控制器内嵌式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房车是以车辆为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各种设备连接到一起,实现智能化的一种生态系统,它具有智能灯光控制、智能电器控制、安防监控系统、智能背景音乐、智能视频共享、可视对讲系统和家庭影院系统等功能。
智能房车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房车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房车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现有的智能房车控制器处在工作状态时,控制器本体易发生噪音,极易对用户的生活带来不便,而现有的智能房车控制器的降噪装置对噪音的处理方式还是太单一,不能达到良好的降噪效果,同时,降噪装置出现损坏时,不易对其进行更换,从而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智能房车控制器降噪装置的降噪效果不理想,同时,再出现损坏时,不易更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房车控制器内嵌式降噪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房车控制器内嵌式降噪装置,包括外壳和后盖,所述外壳的内底壁设置有散热装置,且散热装置包括有铝板,所述铝板的下表面与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离心玻璃棉层;
所述后盖的内顶壁设置有降噪装置,且降噪装置包括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与后盖的内顶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离心玻璃棉层的内部设置有离心玻璃棉,所述铝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铝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本体,所述矩形槽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环形软管,所述矩形槽的内底壁通过螺丝固定设置有固定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离心玻璃棉层对控制器本体起到降噪作用,固定夹对第一环形软管起到固定作用。
优选地,所述固定夹的内壁与第一环形软管的外表面固定套接,多个所述固定夹在矩形槽的内底壁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环形软管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在环形软管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与第一软管配合使用,方便对控制器本体的四周进行环形散热作用。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二环形软管,所述第二环形软管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送液管,所述送液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第一环形软管的内部和第二环形软管的内部均设置有变压器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变压器油由送液管流入至第二环形软管和连接管的内部,最终流入第一环形软管,进而对控制器本体向铝板的散发的热量进行散热,密封盖对送液管进行密封作用,防止变压器油泄漏,影响控制器本体的使用。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截面呈工字形状,所述后盖的内顶壁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T型杆,所述T型杆的外表面与安装孔的内壁滑动套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T型杆先与后盖的内顶壁连接,对T型杆起到初步固定作用,在与安装孔配合使用,对T型杆起到进一步固定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92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