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氧舱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19055.0 | 申请日: | 2019-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7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名扬;韩钧昊;任维武;陈霄;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1V8/20;A61B5/0205;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杨媛媛 |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氧 智能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氧舱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多组二氧化碳检测模块、第一智能控制芯片、主控制器、心率血氧传感器、第二智能控制芯片以及第二红外发射管。本发明通过心率血氧检测模块检测心率、血氧,采用二氧化碳检测模块检测二氧化碳浓度,并且在检测二氧化碳浓度分布情况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舱内人员的定位和通信,对普通的二氧化碳传感器实现了功能上扩展,可采集价值更高的信息。本发明中采用了一套控制系统使智能检测系统同时具有检测二氧化碳浓度、通信及人员定位功能,其结构精简、检测效率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氧舱检测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氧舱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原环境下的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体育成绩,但由于高原反应会给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而且需要长途跋涉到固定的高原区域,比较之下在平原建立常压低氧的人工训练环境更为经济、合理。随着各种低氧技术的产生、普及,常压低氧环境广泛用于飞行员、登山队员、高原工作者等的日常训练中,人们随之也对常压低氧环境试验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常压低氧舱通常是一种用于运动员训练的封闭的模拟环境,为保障运动员的安全,要全面检测低氧舱的环境参数(甲烷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另外,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依靠监测到的运动员的生理数据(心跳次数、血氧浓度)来科学指导运动以提高训练效果。
申请日为2016年3月2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安全探洞通信头盔》,包括处理器、蓝牙耳机、麦克风、GPS定位器的通信装置、振动器和蜂鸣器。处理器根据二氧化碳传感器监测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判断,若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紧接着处理器控制振动器和蜂鸣器工作提醒探险者危险,阻止其进一步行动,然后将会发送信号给地面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会根据通信装置和探险者进行沟通询问以检测探险者的安全,工作人员也可通过GPS定位器实时检测到探险者的位置,完成监测二氧化碳浓度、警报和定位的功能。
申请日为2017年12月8日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低氧环境试验的控制系统》,包括操作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回路、传感器,其采用分布式I/O架构控制器,操作计算机与控制器主站之间通过以太网通讯,控制器主站与控制器从站之间通过以太网通讯,控制器从站与从站扩展模块之间通过接口模块通讯;操作计算机对控制器主站发送试验参数并接收控制器主站发送的试验数据,并将试验数据保存至操作计算机的硬盘内;控制器主站直接控制供气压力控制回路和水浴汽化器控制回路,控制器从站直接控制加热模块冷却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温度控制回路、氧浓度控制回路,并接收压力传感器和一部分温度传感器的反馈;从站扩展模块接收氧浓度传感器和另一部分温度传感器的反馈。从而满足试验环境压力、氧浓度、温度的闭环控制,并针对多环境参数控制的要求,利用多路独立闭环控制方法,实现了压力、低氧、温度综合环境参数的控制。
可见现有技术的以上两个技术方案中低氧舱的环境参数监测涉及的需要控制的装置众多(提供氧气装置、报警装置、监测参数装置等),基本都是需要人工辅助控制,只实现了某些环境参数的检测并没有实现自动控制;一旦操作员发生失误,很容易酿成重大安全事故。而对于运动员的生理参数还需要另外单独的控制系统。因此,研究出检测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低氧舱检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氧舱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的低氧舱控制系统需要控制的装置众多,结构复杂,导致检测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低氧舱智能检测系统,包括:多组二氧化碳检测模块、第一智能控制芯片、主控制器、心率血氧传感器、第二智能控制芯片以及第二红外发射管;每组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9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