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乏燃料立式集中贮存模块组合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8588.7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8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程呈;潘跃龙;张学岭;潘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9/07 | 分类号: | G21C19/0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地址: | 518124 广东省深圳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立式 集中 贮存 模块 组合 | ||
1.一种乏燃料立式集中贮存模块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相互独立且紧凑布置的立式筒仓,每个立式筒仓包括设有进风口的底板、自底板向上延伸的筒体、容置于筒体中的乏燃料贮罐,以及安装于筒体顶端且设有出风口的顶盖,每个立式筒仓从底部到顶部具有全范围竖向通风结构;以及
通风管,通风管设有总进风口和连接总进风口的总干管,总干管的两侧交错布置多个一级支管,每个一级支管上设有对应连接底板进风口的二级支管,自总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经总干管、一级支管、二级支管进入各个立式筒仓的底板的进风口,经竖向通风结构自出风口排往大气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燃料立式集中贮存模块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还设有总进风口保护罩,总进风口保护罩位于地表以上且位于所述总干管两端,所述总干管埋置于地表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乏燃料立式集中贮存模块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干管设有S型端头,S型端头一侧与所述一级支管连接,另一侧延伸至地表以上的总进风口保护罩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乏燃料立式集中贮存模块组合,其特征在于,每个一级支管包括一级直管和流量分配筒,流量分配筒为内空的封闭式圆柱型筒体,每个流量分配筒与1个一级直管和4个二级直管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燃料立式集中贮存模块组合,其特征在于,每个二级支管设有90°弯头,每个90°弯头延伸至混凝土地面并与筒仓底板的进风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燃料立式集中贮存模块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内圆台、外套环、环腔肋板和固定挡块,外套环嵌套在内圆台外部,内圆台和外套环之间设有环腔肋板,内圆台与外套环之间的环腔构成迷宫式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乏燃料立式集中贮存模块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外套环底部间隔设置了6个支撑挡块,6个支撑挡块嵌套在所述筒体设置的内部腔体的顶部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燃料立式集中贮存模块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圆筒和均匀固定在圆筒的内壁上的多个同心、均匀分布的内部隔板,内部隔板的截面为半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乏燃料立式集中贮存模块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基板和同心均匀分布在基板上的多个进风口,进风口位于筒体和乏燃料贮罐之间的环腔所在区域,每个进风口和通风管上设置的每个二级支管一一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燃料立式集中贮存模块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均匀设有四个进风口,对应的一级支管上设有4个二级支管,二级支管与底板上对应的进风口相互联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燃料立式集中贮存模块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和仓筒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顶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仓筒上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乏燃料立式集中贮存模块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乏燃料立式集中贮存模块组合包括至少两排通风管,至少两排通风管的总干管相互平行,总干管的两侧依次交错布置与总干管垂直的一级支管,相邻两排通风管的一级支管、二级支管持交错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85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