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数据自动生成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8118.0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0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黄震人;徐俊超;张闻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平;董骁毅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数据 自动 生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数据自动生成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路由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试数据生成请求对应的测试数据属性确定待生成的测试数据的数据类型,当所述数据类型为底账数据时,形成第一数据生成请求,当所述数据类型为实体数据时,形成第二数据生成请求;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数据生成请求,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生成请求访问对应的被测应用系统进行底账数据构造得到底账数据;数据缓存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数据生成请求,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生成请求得到对应的实体数据并通过所述路由控制模块传输至自动化测试工具,本发明可便捷和稳定的生成和管理测试数据,提高测试数据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数据自动生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金融、电信、互联网等领域由于其业务复杂性,使用的整个软件系统的代码量可能达到上亿行。为了保证每次代码修改不会对存量功能造成影响,单单仅靠人工的测试显然无法满足需求,因此自动化测试对软件产品的质量守护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大型的软件系统,自动化测试用例数量一般都在万级甚至是十万的数量级。假设自动化测试执行成功率已经达到了99%的高水平,但是每次构建失败的案例数也有成百上千个之多。据业界统计,导致自动化测试用例执行失败有测试环境可用性、测试脚本稳定性、测试数据有效性三大因素。在测试环境与测试脚本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测试环境运维投入,改善测试框架来避免。但是在测试数据方面,由于系统和业务的复杂性,测试数据的构造往往需要横跨多个专业领域,测试环境多团队公用也导致测试环境上数据常常被污染,测试数据有效性无法保证将直接影响自动化测试的效果以及自动化测试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数据自动生成系统,便捷和稳定的生成和管理测试数据,提高测试数据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方法。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读介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测试数据自动生成系统,包括:
路由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测试数据生成请求,根据所述测试数据生成请求对应的测试数据属性确定待生成的测试数据的数据类型为底账数据或实体数据,当所述数据类型为底账数据时,形成第一数据生成请求,当所述数据类型为实体数据时,形成第二数据生成请求;
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路由控制模块传输的第一数据生成请求,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生成请求访问对应的被测应用系统进行底账数据构造得到底账数据;
数据缓存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路由控制模块传输的第二数据生成请求,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生成请求得到对应的实体数据并通过所述路由控制模块传输至自动化测试工具。
优选的,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中存储有批量实体数据,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生成请求确定存储的批量实体数据是否符合所述第二数据生成请求对于实体数据的需求,若满足,则根据第二数据生成请求从批量实体数据中获取对应的实体数据,若不满足,生成并得到符合所述第二数据生成请求的实体数据。
优选的,还包括数据活性保持模块,用于对实体数据进行有效性校验;
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数据生成请求从批量实体数据中获取对应的实体数据,并将所述实体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活性保持模块进行有效性校验,若校验通过,通过所述路由控制模块将通过校验的实体数据传输至所述自动化测试工具,若校验不通过,针对校验失败的部分实体数据进行重新获取并进行有效性校验直至所有实体数据有效性校验均通过,通过所述路由控制模块将通过校验的实体数据传输至所述自动化测试工具。
优选的,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数据生成模块生成符合所述第二数据生成请求的实体数据。
优选的,还包括数据活性保持模块,用于对实体数据进行有效性校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8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