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快速感知模块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17048.7 | 申请日: | 2019-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克涛;胡建新;李榕桂;林志文;罗义钊;梁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网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林朝熙 |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快速 感知 模块 自动化 测试 方法 系统 | ||
一种基于智能快速感知模块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和系统;所述自动化测试方法能够对待测试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查询比较和设置;对待测试设备的遥控设置进行变位事件以及遥信位进行测试判断和状态变化事件的测试判断;上位机转发数据,通过所述感知模块以及测试工装对比转发功能是否可靠;之后,输出并汇总各模块测试结果,然后形成自动化测试报告;所述自动化测试系统包括了上位机,智能快速感知模块和测试工装;所述上位机能发送测试数据给所述感知模块,并接收其响应帧;测试工装的上行串口上报给上位机测试软件,从而确认所述感知模块硬件状态是否与智能快速感知模块的响应帧的状态表述一致;本发明能够减少开发人员测试工作量,提高产品开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快速感知模块的的自动化测试方法以及系统,属于自动化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快速感知模块是目前网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硬件产品;智能快速感知模块包括:LED 指示灯模块、遥控设置模块、遥信查询模块;智能快速感知模块通过LEDIO口,遥信IO口和遥控IO口与测试工装相连,通过串口与上位机相连;智能快速感知模块内的遥控设置模块与遥信查询模块和LED指示灯模块相连,遥控设置模块和遥信查询模块内的信息发生变化的时候,LED指示灯发生相应的变化;目前针对所述智能快速感知模块设备的测试方法是手动根据电力协议规定的数据项整理测试方案;依照每个数据项的要求,手动通过PC端的串口模块工具发送数据请求帧,当智能快速感知模块接收到请求帧后返回响应帧,PC端串口工具收到响应帧后通过对于相应帧解析的工具进行对得到的数据帧分析,结合人眼观察智能快速感知模块的LED指示灯状态,从而综合判断智能快速感知模块的功能项是否实现;
现有的技术方案下,需要操作人员花费很大的精力与时间完成对所述智能快速感知模块设备内部参数的测试,准确程度并不理想;存在解决硬件参数测试慢,准确精度不如预期,操作繁琐,自动化水平低,需要人工参与测试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快速感知模块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包括了上位机,智能感知模块和测试工装;所述自动化测试方法包括了以下步骤:
S11、对待测试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查询比较,输出待测试设备的基本信息是否一致的结果;
S12、在设备测试程序中对待测试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设置;输出更新后的设备的基本信息至待测试设备。
S13、对待测试设备的遥控设置进行状态变位事件测试判断,输出遥控位状态结果;
S14、对待测试设备的遥信查询进行状态变化事件测试判断,输出摇信位状态结果;
S15、对待测试设备的数据转发功能进行测试判断,输出数据转发结果;
S16、输出模块测试结果与汇总S11至S15步骤内的各模块测试结果,然后形成自动化测试报告。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基于智能快速感知模块的自动化测试方法,所述对待测试设备的基本信息查询比较包含以下步骤:
S21、获取待测试设备的基本信息;
S22、从上位机依次发送请求帧信息数据至智能快速感知模块;
S23、从智能快速感知模块中读取响应帧信息数据;
S24、对比响应帧信息数据与预先读取的配置文件内的数据是否一致;
S25、输出数据是否一致的测试结果至上位机。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基于智能快速感知模块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其中所述对待测试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设置,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网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网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70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商品的追溯方法、装置、客户端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智能互联网律师服务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