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环境中平面设备保温用的梯度结构绝热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6920.6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5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张健;鲁逸飞;张庭;杨子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发创新(北京)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B32B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祁纯阳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环境 平面 设备 保温 梯度 结构 绝热材料 | ||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高温环境中平面设备保温用的梯度结构绝热材料。梯度结构绝热材料内层为陶瓷纤维层,外层为硅酸钙粉外包层,中间层为陶瓷纤维和陶瓷颗粒的复合层,在各层之间填充有纳米气凝胶玻璃纤维层。本发明通过不同绝热材料的层间组合成为绝热材料,形成梯度保温层。具有绝热效果好,强度高的特点。适宜作为耐高温保温绝热材料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陶瓷类绝热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温环境中平面设备保温用的梯度结构绝热材料。
技术背景
随着能源、化工等行业的发展,设备使用温度越来越高,热量的传递与散失直接关系到高温设备是否能稳定正常的工作,也关系到能源消耗及有害气体排放水平。高温设备的保温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对设备外表面进行隔热保温,减少热能损失,不仅能够维持各系统功能的平衡稳定,保证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而且能显著提高热能应用效率,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国内的高温设备表面保温或者使用软质类保温材料,如硅酸铝棉、岩棉、玻璃棉等;或者使用硬质类保温材料如硅酸钙板、泡沫陶瓷等。一方面上述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较高,大大增加了保温层厚度,另一方面软质类材料长期使用容易下坠变形,保温能力恶化,硬质类保温材料则容易粉化失效。单一的保温材料不能满足目前的应用现状,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保温结构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保温材料及相关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温环境中平面设备保温用的梯度结构绝热材料。该绝热材料通过软质和硬质保温材料的结合,解决绝热材料设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梯度结构绝热材料内层为陶瓷纤维层,外层为硅酸钙粉外包层,中间层为陶瓷纤维和陶瓷颗粒的复合层,在各层之间填充有纳米气凝胶玻璃纤维层。
积极效果:本发明通过不同绝热材料的层间组合成为绝热材料,形成梯度保温层。具有绝热效果好,强度高的特点。适宜作为耐高温保温绝热材料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构成图。
图中,1.陶瓷纤维层,2. 陶瓷纤维和陶瓷颗粒的复合层,3.硅酸钙粉外包层,4.铝箔纳米气凝胶玻璃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梯度结构绝热材料内层为陶瓷纤维层1,外层为硅酸钙粉外包层3,中间层为陶瓷纤维和陶瓷颗粒的复合层2,在各层之间填充有铝箔纳米气凝胶玻璃纤维层4。
所述内层是厚度为10毫米-30毫米的陶瓷纤维层,所用纤维包括氧化铝纤维、硅酸铝纤维、玻璃纤维。
纤维的直径为5微米-15微米,纤维直径越细,纤维缠绕搭接形成的孔隙就越小、越密集,孔隙中束缚的空气流动性、扩散性就变差,减少了纤维层的导热系数;
所述中间层为陶瓷纤维和陶瓷颗粒的复合层,厚度为10毫米至30毫米,陶瓷纤维和颗粒形成具有多种尺寸腔孔的网络结构,可有效限制局域热激发的传播,抑制热传导和热对流;
所述外层为具有水硬性能力的硅酸钙粉末组成,厚度为10毫米-30毫米,能够给保温材料以一定的结构性。各层之间的界面还可进一步增加热阻,降低热导率。
所述梯度绝热材料各层之间布置铝箔纳米气凝胶玻璃纤维层,厚度为2毫米-5毫米,玻璃纤维纸层一侧附有两层1微米-3微米厚铝箔,在防止内层气凝胶颗粒脱落的同时能反射热量,起到明显较低热辐射传热的能力。
梯度结构绝热材料的内层为软质层可以通过施加一定压力增加绝热材料与保温体的紧密结合程度,降低对保温体表面平整度的严格要求;其外层为硬质层可以增加绝热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同时外表面可以根据需要涂刷颜料和涂料,以及书写标识文字。
技术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发创新(北京)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发创新(北京)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69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