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工程试验用微生物培养皿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6830.7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4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好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闹闹馨馨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2 | 分类号: | C12M1/22;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秦***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工程 试验 微生物 培养皿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生物工程试验用微生物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皿本体(1)、隔断片(2)、回收底座(3)、区域震动机构(4)和培养基回收机构(5),所述隔断片(2)等距离设置在培养皿本体(1)内壁的底部且其底部与培养皿本体(1)的内壁呈一体式连接,所述回收底座(3)套装在培养皿本体(1)外圈的底部,所述区域震动机构(4)设置在回收底座(3)的内腔,所述培养基回收机构(5)设置在培养皿本体(1)内腔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试验用微生物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震动机构(4)包括中间隔板(401)、冲击头(402)、滑动槽(403)、旋转盘(404)、驼峰条(405)、磁吸弧(406)、操作环(407)、外环槽(408)和套装磁条(409),所述中间隔板(401)的外圈与回收座(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冲击头(402)贯穿式安装在中间隔板(401)的顶部,所述滑动槽(403)开设在回收底座(3)的内壁上,所述旋转盘(404)活动卡接在滑动槽(403)的内腔,所述驼峰条(405)等高距离设置在旋转盘(404)的顶部,所述磁吸条(406)的内壁与旋转盘(40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操作环(407)套装在回收座(3)的外圈上,所述外环槽(408)开设在回收座(3)的外壁上,所述套装磁条(409)的外壁与操作环(407)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活动卡接在外环槽(408)的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试验用微生物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回收机构(5)包括震动孔(501)、弹力膜(502)、垂直槽(503)、垂直条(504)、封堵片(505)和回收通口(506),所述震动孔(501)等距离开设在培养皿本体(1)内壁的底部,所述弹力膜(502)固定粘接在培养皿本体(1)内壁的底部,所述垂直槽(503)开设在培养皿本体(1)侧边的内壁上,所述垂直条(504)活动卡接在垂直槽(503)的内腔,所述封堵片(505)靠近培养皿本体(1)侧边的一面与垂直条(504)固定连接,所述回收通口(506)开设在培养皿本体(1)内壁底部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试验用微生物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片(2)为空心片,所述隔断片(2)的两侧均等距离开设有吹气孔(201),所述隔断片(2)内腔的中部贯穿式连接有联动柱(202),联动柱(202)的外圈上套装有压缩螺旋扇(20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试验用微生物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403)与外环槽(408)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磁吸弧(406)靠近滑动槽(403)的一面与套装磁条(409)位于外环槽(408)内腔的一面磁极相反,所述冲击头(402)的数量与震动孔(501)的数量相等,所述冲击头(402)位于震动孔(501)的正下方,所述旋转盘(404)的顶部与联动柱(202)的底部固定连接。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生物工程试验用微生物培养皿的工作方法:首先将培养微生物所需要的各种培养基导入培养皿本体(1)的内腔,由于隔断片(2)的存在,将平铺在培养皿本体(1)内腔的培养基分割成若干个区域,倒入培养基完成之后,直接用手转动操作环(407),操作环(407)带动其内圈壁上的套装磁条(409)在外环槽(408)的内腔不断转动,由于套装磁条(409)与磁吸条(406)之间的磁力作用,旋转盘(404)则是通过磁吸条(406)的运动而不断转动,其中驼峰条(405)也是随着旋转盘(404)的转动不断做圆周运动,驼峰条(405)在转动的时候便会与冲击头(402)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冲击头(402)便会不断沿着驼峰条(405)的斜面不断的重复着向上以及向下的运动,当冲击头(402)向上运动的时候则是沿着震动孔(501)不断的撞击着弹力膜(502),弹力膜(502)则是不断的震动着散落的培养基,有堆积着的培养基则是在不断撞击的过程中发生四散动作,由于在培养皿本体(1)内腔靠近圆心部分是封闭的,冲击振动几个周期之后,多余的培养基便会被移动至培养基本体(1)内腔的边缘位置,最后直接沿着回收通孔(506)流落至回收底座(3)的内腔进行回收,与此同时,在不断撞击的时候,旋转盘(404)带动其上的联动柱(202)转动,联动柱(202)通过压缩螺旋扇(203)不断向隔断片(2)的内腔鼓入空气,然后经过吹气孔(201)吹向散落的培养基,避免培养基堆积在封闭的拐角处造成微生物培养的时候营养过剩,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的外物以及人为接触,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微生物培养时候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过多造成变量数目发生变化影响了培养数据的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闹闹馨馨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闹闹馨馨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68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桔红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菌发酵香菇酱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