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移动机器人、刮条以及制造刮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6522.4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1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齐贺男;吴永东;刘亚;栾福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信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637 | 代理人: | 赵杰 |
地址: | 215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机器人 以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自移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10)以及安装在所述机器人主体(110)底部的刮条(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条(200)包括:
刮条主体(210),采用第一材料制作;
接触体(220),采用第二材料制作,用于与作业表面接触;
其中,所述接触体(220)固定于所述刮条主体(210)并延伸至所述刮条主体(210)的下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条(200)以预设角度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10)的底部,使得自移动机器人行进时,所述刮条主体(210)和所述接触体(220)均接触所述作业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以自移动机器人的行进方向为前向,所述刮条(200)具有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所述前侧表面至少露出所述接触体(2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表面露出所述刮条主体(210)和所述接触体(2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条(200)的后侧表面仅露出刮条主体(2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以自移动机器人的行进方向为前向,所述刮条(200)具有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所述刮条(200)的后侧表面还装有辅助体(230),所述辅助体(230)采用第三材料制作,所述第三材料的光滑度大于所述第一材料的光滑度,和/或,所述第三材料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一材料的硬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与所述第二材料具有不同硬度和/或不同光滑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为胶质材料,所述第二材料为纺织材料或硬度小于第一材料的胶质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为硬胶材料,所述第二材料为硬度小于第一材料的硬胶材料或软胶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采用纺织材料制作的所述接触体(220)呈网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体(220)包含从所述刮条主体(210)的下边缘、相对于所述刮条主体(210)间隔地露出的多个凸起。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采用硅胶、TPE、PP、PC、溴化丁基、氟橡胶或TPU中的一种或组合。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采用植物纤维、矿物纤维、人造纤维、或合成纤维中的一种或组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条(200)的连接端(211)通过钉、卡扣、异形卡槽或者超声波焊接的方式与所述机器人主体(110)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条(200)的连接端(211)的形状与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10)底部的异形卡槽(101)相匹配,通过所述连接端(211)插入所述异形卡槽(101)实现所述刮条(200)与所述机器人主体(110)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65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