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萃取实验系统和萃取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5687.X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4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洋;许航;张友澎;程时清;芦鑫;陈哲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B01D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王晓晓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萃取 实验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萃取实验系统和萃取实验方法,属于油藏开发技术领域。所述萃取实验系统包括:萃取反应装置,所述萃取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以及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内的称重模块,用于在萃取实验的过程中持续检测岩心的重量,其中,所述称重模块包括安装台和称重传感器,所述安装台放置于所述称重传感器上,用于固定所述岩心,并使所述岩心不与所述称重传感器直接接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实验气体进行萃取实验,在进行萃取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持续检测岩心重量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岩心底部端面与实验气体能够充分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藏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萃取实验系统和萃取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常规油田的开采衰竭,石油生产的目标逐渐集中在非常规油田开发上。由于非常规油层具有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差,底层流体自然流动能力差,渗流阻力大,产能低,递减快等特点,其生产能力和注水能力极差,所以渗吸采油在油田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渗吸采油是利用或限制毛管力作用的过程,利用化学渗吸剂改变岩石孔隙表面的润湿性,促进渗吸过程、减少毛管阻力、提高注入性和采收率的一种方法。这种采油技术尤其对于超低渗、致密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有文献资料中,渗吸实验的研究成果大多针对裂缝性油藏或者低渗、特低渗油藏,衍生出了静态渗吸物理模拟方法。由于致密储层的微纳米级孔喉通常要求更高的测量精度,加之其高温高压的储层条件,已有的静态渗吸实验方法及物理模型难以移植到致密储层中。但是没有利用气体进行萃取的方法,而且渗吸瓶只能收集渗吸液为液体时的渗吸出油量。如果采用气体做渗吸萃取实验,萃取出的油量会直接溶解在气体中,无法得到萃取油量的具体数据。所以,亟需开发一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能准确测量岩心重量变化的萃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萃取实验系统和萃取实验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者或多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萃取实验系统,所述萃取实验系统包括:萃取反应装置,所述萃取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以及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内的称重模块,用于在萃取实验的过程中持续检测岩心的重量,其中,所述称重模块包括安装台和称重传感器,所述安装台放置于所述称重传感器上,用于固定所述岩心,并使所述岩心不与所述称重传感器直接接触。
可选的,所述安装台包括支架和固定部,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所述固定部内部设有与所述岩心的形状相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底部为镂空结构,以使得所述岩心能够与所述实验气体相接触。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包括上下开口的圆柱结构,所述圆柱结构底部设有相交叉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圆柱结构之间形成所述镂空结构。
可选的,在所述称重模块包括四个所述称重传感器的情况下,所述称重传感器两两相对放置,所述安装台通过至少四个支架设置在所述四个传感器的上部。
可选的,所述萃取实验系统还包括:压力控制装置,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反应釜相连接的压力调节模块和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内部的压力检测模块,通过所述压力调节模块向所述反应釜注入所述实验气体以调节所述反应釜内部的压力;以及处理装置,与所述压力控制装置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反应釜内部的压力和预设压力,控制所述压力调节模块工作,以调节所述反应釜内部的压力。
可选的,所述萃取实验系统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温度调节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内部,用于检测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温度,所述温度调节模块用于调节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温度;以及处理装置,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温度和预设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工作,以调节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温度。
可选的,所述温度调节模块为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反应釜内部。
可选的,所述萃取实验系统还包括用于夹持所述岩心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台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56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节阀及燃气设备
- 下一篇:一种行人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