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音视频融合通信服务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4373.8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3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戴昌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雕视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N7/14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徐柳华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融合 通信 服务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音视频融合通信服务器,包括多媒体流交换背板和主机接口,多媒体流交换背板包括控制处理模块、音视频编解码单元、音视频数据存储模块、视频回放模块、网络数据采集存储模块和网络对时模块,音视频编码单元能够按照G711、H264、H265、H266或TS协议对音视频流进行编码压缩,并将压缩后的音视频码分别配置在音频码流缓冲单元和视频码流缓冲单元中,音视频解码单元能够将接收的音视频码流按照GB/T28181、SIP H.323、ONVIF或RTSP协议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同步输出。本发明很好地解决了由多种音视频文件格式和音视频编解码格式带来的限制,能够将不同应用的音视频流实现网络化传输,实现分布式操作,互联互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融合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音视频融合通信服务器。
背景技术
融合通信也叫统一通信,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合一体的新通信模式,其提供包括电话、传真、文件传输、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协作、即时消息、邮件、短信等在内的多种通信手段。视频会议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体,通过传输线路以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以及文件资料互传,实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以实现会议目的的系统设备。由于音视频编码格式和音视频文件格式的种类众多,以及相对受限的手机、电脑硬件资源,目前的视频会议系统根本无法满足多种视频源情况下对视频的调度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音视频融合通信服务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音视频融合通信服务器,包括多媒体流交换背板和主机接口,所述多媒体流交换背板包括控制处理模块、音视频编解码单元、音视频数据存储模块、视频回放模块、网络数据采集存储模块和网络对时模块,所述音视频编解码单元、音视频数据存储模块、视频回放模块、网络数据采集存储模块、网络对时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处理模块电连,所述音视频编解码单元还与音视频数据存储模块电连,所述音视频编解码单元包括音视频编码单元和音视频解码单元,所述音视频编码单元包括音频A/D转换模块、音频数据采集模块、音频协议编码模块、音频码流缓冲单元、视频预处理模块、视频数据采集模块、视频协议编码模块和视频码流缓冲单元,所述音频A/D转换模块、音频数据采集模块、音频协议编码模块、音频码流缓冲单元依次连接,所述视频预处理模块、视频数据采集模块、视频协议编码模块、视频码流缓冲单元依次连接,所述音视频解码单元包括码流输入模块、码流解析模块、音频解码模块、视频解码模块和音视频同步模块,所述码流输入模块连接码流解析模块,所述码流解析模块连接音频解码模块和视频解码模块,所述音视频同步模块连接音频解码模块和视频解码模块,所述音视频编码单元能够按照G711、H264、H265、H266或TS协议对音视频流进行编码压缩,并将压缩后的音视频码分别配置在音频码流缓冲单元和视频码流缓冲单元中,所述音频码流缓冲单元、视频码流缓冲单元中的音视频码输送至音视频解码单元,所述音视频解码单元能够将接收的音视频码流按照GB/T28181、SIP H.323、ONVIF或RTSP协议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同步输出。
在本发明的音视频融合通信服务器中,所述主机接口包括音视频输入接口、音视频输出接口、码流输入接口和IP数据输入接口,所述音视频输入接口接入音视频输入设备,并将待处理的音视频文件数据分别传输给音频A/D转换模块和视频预处理模块进行音视频数据的预处理,所述音视频输出接口接入音视频显控设备,经过解码的音视频数据传输至音视频显控设备上,进行图像和声音的同步输出,所述码流输入接口插入带有G711、H264、H265、H266或TS音视频流的移动IP编码板卡,并将编码好的音视频码流传输至码流输入模块,并将接收到的码流进行缓存,以供所述码流解析模块进行解析,所述IP数据输入接口接入网络数据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雕视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雕视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43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