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农作物溯源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4145.0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9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切;庞松涛;商广勇;王伟兵;马岩堂;赵树林;姜鑫;陶鑫;刘伟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爱城市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农作物 溯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农作物溯源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区块链在农作物安全性的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基于区块链的农作物溯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部署区块链:基于区块链框架部署上区块链平台,将农作物相关信息作为区块链上不同的节点;S2、编写智能合约:在区块链上编写智能合约,将农作物相关信息写入智能合约;S3、生成农作物二维码:将区块链中农作物的相关信息生成对应的二维码,记录农作物的溯源信息。该发明的基于区块链的农作物溯源的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消费者对农作物的化学物质及其含量的顾虑,从而使消费者能清晰、直观的了解农作物相关的信息以及检测的信息,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在农作物安全性的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农作物溯源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会打农药或者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然而,消费者对于农作物中是或否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也是根据商家的一面之词,没有相关的方法或者是途径去了解商家所说是否正确。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食品安全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主要问题。因此消费者对农作物的安全性以及有害物质的含量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会存在以下问题:
1)消费者不能清除直观的看到农作物中化学物质的含量,只能听信商家的一面之词;
2)消费者对于农作物中化学物质含量不了解,商家没有检测几首提供的具有权威性的检测证明。
以上这些都会导致消费者在食用食品时担心安全性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解决消费者对农作物的化学物质及其含量的顾虑,从而使消费者能清晰、直观的了解农作物相关的信息以及检测的信息的基于区块链的农作物溯源的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农作物溯源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农作物溯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部署区块链:基于区块链框架部署上区块链平台,将农作物相关信息作为区块链上不同的节点;
S2、编写智能合约:在区块链上编写智能合约,将农作物相关信息写入智能合约;
S3、生成农作物二维码:将区块链中农作物的相关信息生成对应的二维码,记录农作物的溯源信息。
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具有可信性、难以篡改、安全保密等特性。这些特性可以很好的解决检测证书的真伪性的问题。
消费者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去查询到该农作物的溯源信息,以及第三方权威机构提供的检测背书,增加了可信度。由于智能合约只能通过升级的方式进行更改,各个节点需要同步部署。智能合约一旦部署,便只能通过程序执行,没有人为因素干扰,加强了数据的可信度。
根据二维码上传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证书,以此来防止对农作物溯源信息的修改。
作为优选,部署区块链后,将农作物相关信息作为区块链上不同的节点,农作物的相关信息包括农作物原料供应商、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监管部门。
作为优选,将农作物从原料加工过程及检测环节都表示在节点上,并且每个节点产生的数据会同步到其他节点,具有分布式记账的特点,单个节点的数据篡改不会实际生效,同时也保证了每个节点的数据真实可信,能够通过相关途径追溯到相关的数据,从而保护数据的可信度以及准确性。
作为优选,农作物的原料信息、生产信息及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检测背书使用区块链加密上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爱城市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爱城市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4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