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质米业深加工碾米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3702.7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8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朱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常润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B7/00 | 分类号: | B02B7/00;B02B7/02;B02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质 深加工 碾米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质米业深加工碾米设备,涉及稻米加工装置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高爆腰率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加工箱,所述加工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加工箱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工装置,所述第一加工装置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料管,且第一出料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加工箱固定连接的第二加工装置,所述第二加工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加工箱固定连接的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二加工装置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与加工箱固定连接的分隔板,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简单,可以保证大米精加工成品的质量,减少爆腰率,增加优质大米的产量,可以方便后续副产品的加工利用,提高整理的利用价值,增加收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稻米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优质米业深加工碾米设备。
背景技术
碾米主要是利用摩擦将大米的外侧谷糠等进行去除,得到不同的品级的大米,进行食用,而一般碾米时,需要使用到碾米机,进行加工。
在现有的碾米加工过程中,虽然能很好的进行碾米的工作,但是由于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稻米的干燥程度不一,使得碾米过程中,可能造成大量的爆腰率,使得成品的质量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优质米业深加工碾米设备,解决了高爆腰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优质米业深加工碾米设备,包括加工箱,所述加工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加工箱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工装置,所述第一加工装置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料管,且第一出料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加工箱固定连接的第二加工装置,所述第二加工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加工箱固定连接的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二加工装置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与加工箱固定连接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水管,且吸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出料管固定连接的工作管,所述第一出料管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分隔板的上方设置有与加工箱固定连接的处理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工装置包括与进料斗固定连接的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输送管转动连接的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与第一出料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筛管,所述筛管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管,所述筛管和第一导向管的底端均滑动套接有第一收料箱。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工装置包括与分隔板固定连接的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与第二输送管转动连接的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与第二出料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管,所述第二导向管的底端均滑动套接有第二收料箱。
优选的,所述处理装置包括与加工箱固定连接的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与分隔板固定连接的进气管,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且出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分隔板固定连接的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加工箱固定连接的排出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底部和筛管的一侧均设置有筛孔,所述筛孔采用圆形结构,所述筛管和第一导向管均采用Z字型结构,所述第一输送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摩擦块,摩擦块采用半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筛选孔,所述第二电机的下方设置有与加工箱转动连接的收料门。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添加管,添加管上连接有阀门,所述加工箱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的有更换门。
优选的,所述加工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第一出料管的横截面采用几字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常润米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庆常润米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37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