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站台限界测量仪和测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13437.2 | 申请日: | 2019-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9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 发明(设计)人: | 柴雪松;段培勇;暴学志;徐济松;田德柱;凌烈鹏;杨佳乐;周游;谢锦妹;金花;时佳斌;王智超;张啟学;张伟月;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铁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1B21/00;G01B21/16;G01B11/24;G01B11/14;G01C22/00 | 
| 代理公司: | 11421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彩珍 |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传感器 第一传感器 限界 主机 编码器 倾角仪 站台 传感器定位装置 测量仪 轨距 实测 检测 限界测量仪 电源连接 断面数据 轨道移动 数据传输 移动站台 站台限界 主机连接 移动式 走行轮 预设 电源 侵入 测量 传输 | ||
本发明公开了移动式站台限界测量仪和测量方法,该测量仪包括传感器定位装置、检测框架、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倾角仪、编码器、电源和主机;第一传感器安装于该传感器定位装置上并将获取的站台断面数据传输给主机,第二传感器安装于检测框架上并将所测得的轨距数据传输给主机;检测框架的两端底部设有走行轮,可沿轨道移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倾角仪和编码器分别与主机连接;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倾角仪、编码器和主机分别与电源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站台限界测量仪和方法,能够准确获取站台实测限界尺寸、轨距和线路超高数值,将实测限界尺寸与预设的限界阈值进行比较,以判断站台是否侵入限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式站台限界测量仪和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些年铁路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营运里程不断增加,因此对运输安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站台作为一个旅客上下车的场所,列车停稳后车辆与站台之间会有一个间隙,间隙过大时不能保证旅客安全、方便的进出车辆,间隙过小时则易造成列车剐蹭,因此站台边缘相对轨道的横向及垂向尺寸必须满足铁路站台限界的要求。
随着线路的长期运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站台相对于线路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一旦站台某些部位侵入限界之内,有可能发生列车剐蹭事故,给铁路安全运营带来不良影响。按照站台限界管理要求,各房建部门要对管内站台限界实施动态管理,定期检测,全面、及时掌握站台限界的动态变化情况。目前铁路房建部门多采用手持工具进行测量,测量效率低,只能在个别断面进行定点测量,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检测精度低,耗费时间长、需要人力多。
因此需要研制一种移动式站台限界测量仪,对站台限界进行快速、连续检测。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式站台限界测量仪和测量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移动式站台限界测量仪,该测量仪包括传感器定位装置、检测框架、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倾角仪、编码器、电源和主机;其中,
所述传感器定位装置安装于检测框架上,所述检测框架的两端底部设有走行轮,所述走行轮沿轨道滚动;
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倾角仪和编码器分别与所述主机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倾角仪、编码器和主机分别与电源连接;
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于该传感器定位装置上并将获取的站台断面数据传输给主机,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于检测框架上并将所测得的位移数据传输给主机;
所述倾角仪安装于检测框架内,用于测量线路的超高数值;所述编码器安装于所述走行轮的轴头上,该编码器向主机发送脉冲信号,主机根据该脉冲信号数量及走行轮的轮径计算获取里程定位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为二维断面测量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感器为位移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定位装置包括立柱和立柱定位组件,所述立柱通过立柱定位组件与检测框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定位装置还包括滑动定位组件,所述滑动定位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立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滑动定位组件上。
进一步的,立柱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将立柱划分为多个检测位置,以调整滑动定位组件以及第一传感器的安装高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移动式站台限界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包括利用上述任一所述的移动式站台限界测量仪,其中,该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铁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铁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34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