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及其水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12931.7 | 申请日: | 2019-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8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陆少鸣;杨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唐善新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漂浮 生物 网箱 模块 及其 水处理 方法 | ||
1.一种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设置在水池中,包括漂浮生物滤床、支撑管和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浮生物滤床主要由湿浸润颗粒密度为0.85~1.00g/cm3的漂浮粒料组成;所述的网箱包括顶网、底网、侧网以及网箱框架;网箱框架包括顶部框架、底部框架和侧部框架;底部框架通过管支座设置在水池的池底上部,底部框架与水池的池底之间形成配水区;顶部框架位于水池水面下端,顶部框架上端至水面形成出水区;
所述的顶部框架主要由配气平管和连接梁组成;两个配气平管间隔设置,连接梁有多根,多根连接梁设置在配气平管之间形成网状结构,顶网设置在顶部框架上;
所述的底部框架主要由配气平管、孔曝气管和连接梁组成;多根连接梁设置在配气平管之间形成网状结构,多根孔曝气管均匀间隔布置在两根配气平管之间,膜孔曝气管安装有至少一个曝气头;底网设置在底部框架上;
所述的侧部框架主要由配气竖管和支撑管组成,配气竖管至少一根,配气竖管两端分别与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配气平管连接,支撑管两端分别与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的配气平管或连接梁连接,侧网设置在侧部框架上;或者是部分侧部框架和侧网由水池的池壁代替;
支撑管还设置还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中部,两端分别与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的连接梁连接;
顶网和底网通过侧网连接形成网格封闭的空腔结构,漂浮生物滤床设置的空腔结构中;顶网、底网和侧网的网格比漂浮粒料直径小;顶部框架的配气平管通过空气支管与空气干管连通;配水区与进水管连通,出水区与出水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为多个,多个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通过并联或者串联连接;多个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依次并排连接,相邻两个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的侧部框架和侧网共用,配水区、出水区和空气干管共用,称为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并联连接;
多个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通过导流隔墙间隔依次安装,导流隔墙设置在相邻两个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之间,连接前一个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的出水区和后一个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的进水区,称为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串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网、底网和侧网的网格比漂浮粒料直径小1.0~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支座垂直焊接在位于网箱框架下平面的下部配气平管和连接梁的底部,并固定于池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梁和/或支撑管采用圆形或方形的钢管,连接梁和/或支撑管与配气平管以及配气竖管相互连通,形成配气管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网与水池的池底保持0.3~1.0m距离;所述的顶网位于水池中水面下方0.2~0.8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气平管和配气竖管采用外形为方形或者圆形的钢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气平管、配气竖管、连接梁和支撑管采用不锈钢或碳钢材质,所述膜孔曝气管与曝气头采用塑料或橡胶组合材质;所述网箱的顶网、底网和侧网采用不锈钢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浮生物滤床的漂浮粒料采用球形或不规则破碎状外形,粒径为4~20mm,在水中呈轻微漂浮状态;漂浮粒料的厚度为1~3m;所述的漂浮粒料采用页岩为原料,经过破碎机破碎、烘干后,在回转窑中烧制18~22min,烧制温度为1100~1300℃,出炉后自然冷却,再经过破碎机破碎,然后进行筛分制得。
10.应用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水从进水管入水池中配水区,自下而上穿过底网、漂浮生物滤床、顶网到达出水区;
曝气运行时,来自空气干管的压缩空气,依次经空气支管、配气平管、配气竖管进入膜孔曝气管,从膜孔曝气管的曝气头进入水中,气泡上升穿过底网,对漂浮生物滤床进行曝气;原水与漂浮生物滤床的硝化膜充分接触,硝化菌快速硝化氨氮,异养菌生化降解有机物,净化后从出水管;
不曝气运行时,污水与漂浮生物滤床的反硝化膜充分接触,利用原水中有机物作为碳源或另外投加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增加对原水反硝化脱氮的深度净化作用;
气冲洗时,来自空气干管的压缩空气,依次经空气支管、配气平管、配气竖管进入膜孔曝气管,从膜孔曝气管7的曝气头进入水中,气泡上升穿过底网对漂浮生物滤床进行冲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29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壳聚糖接枝聚乳酸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