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奖励函数优化的多无人机分组协同判断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11826.1 | 申请日: | 2019-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6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蒋雯;刘圆娜;邓鑫洋;耿杰;杨季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G06N3/00;G06F17/16;G06F17/1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奖励 函数 优化 无人机 分组 协同 判断 方法 | ||
1.一种基于奖励函数优化的多无人机分组协同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计算可飞行路径长度区间:
步骤101、确定n架无人机的起始位姿psi和终止位姿pfi,其中i=1,2,…,n;分别为每架无人机产生LSL、RSR、LSR、RSL,共4种类型的Dubins路径;
步骤102、对每架无人机,用最小曲率半径rmin求得的路径长度作为4种类型路径的长度下限,记为并计算4种类型路径的长度上限,记为则无人机的4种类型路径的长度区间为其中j=1表示LSL型、j=2表示RSR型、j=3表示LSR型、j=4表示RSL型;
步骤二、构建协同矩阵M:
步骤201、选取协同长度:选取每架无人机的4种路径类型的长度下限作为协同的长度,则n架无人机共产生4n个协同长度Lp,p=1,2,…,4n;
步骤202、构建协同矩阵M:协同矩阵其中元素xpi表示第i架无人机对协同长度Lp的可飞性,xpi=1表示可飞,xpi=0表示不可飞;判断协同长度Lp,p=1,2,…,4n是否属于无人机i的4种类型路径长度区间之内,如果存在使得则表示无人机i对于协同长度Lp可飞,协同矩阵的元素xpi为1;如果不存在,则xpi为0;
步骤三、检验是否满足最大补偿率:为防止无人机过度飞行,定义无人机i的补偿率ki为实际协同路径长度Lp与最小可飞路径长度之比,即其中无人机i的最小可飞路径长度为规定最大补偿率为kmax,如果ki>kmax,则表示无人机i的飞行路径超过最大补偿率,为过度飞行,则对应的路径长度Lp不可飞,将协同矩阵中对应的xpi=1置0;如果ki≤kmax,则路径可飞,不作更改;
步骤四、检验是否进防空圈: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协同矩阵中xpi=1对应的可飞行路径计算起始曲率半径ρsi和终止曲率半径ρfi,进而计算航迹离散点P={pm|pm=(xm,ym),m=1,2,…},其中(xm,ym)表示航迹点的坐标,m=1,2,…表示航迹点的序号;将防空圈建模成原点为O,半径为Robs的障碍圆,检测是否存在||pm-O||<Robs,若存在,表示航路进入防空圈;如果无人机i不存在满足防空圈约束的路径类型,则将协同矩阵中对应的xpi=1置0;
步骤五、构建决策矩阵D进行分组协同寻优:
步骤501、构建决策矩阵D:统计协同矩阵M中第i列“1”的个数为μi,i=1,2,…,n,则n架无人机的路径一共有种组合;决策矩阵D为的矩阵,其中每一行代表一种路径长度组合;
步骤502、基于奖励函数的分组协同寻优:由于路径总长度和分组数目是相反的优化方向,首先判断决策矩阵中每行组合的协同类型,计算每行组合的目标函数其中Li表示第i架无人机的路径长度,-κσ是奖励函数部分,每种协同类型对应不同的系数κ;σ为奖励因子,σ>0,其物理意义是“为了满足协同而愿意付出的路径长度代价”;寻优的那组路径组合为最终的协同结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奖励函数优化的多无人机分组协同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用满足曲率约束的Dubins路径规划方法进行可飞行路径规划,考虑了LSL、RSR、LSR、RSL4种类型。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奖励函数优化的多无人机分组协同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起始曲率半径ρs和终止曲率半径ρf寻优。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奖励函数优化的多无人机分组协同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02基于奖励函数构建目标函数对多无人机进行分组协同寻优,同时考虑了路径总长度更短和更多无人机协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18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