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电压启动的微能量收集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1617.7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9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谢桂辉;焦向开;徐浪;魏权;刘子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H02J50/20 | 分类号: | H02J50/20;H02M3/158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郝明琴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启动 能量 收集 管理 系统 | ||
1.一种低电压启动的微能量收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储能器件,储能器件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用于连接RF转DC模块的输出端,其中RF转DC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射频能量收集天线,用于将射频能量转换为直流电进行输出;
电压监视芯片,具有输入端口以及指示输出端口,输入端口连接储能器件的所述另一端,指示输出端口用于电压监视芯片正常工作时,在所述输入端口输入的电压大于电压阈值VThreshold时,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
第一N型开关管,S极接地,G极连接所述指示输出端口;
第一上拉电阻,一端接第一N型开关管的D极,一端连接储能器件的所述另一端;
P型开关管,G极连接第一N型开关管的D极,S极连接储能器件的所述另一端;
第二N型开关管,S极连接储能器件的所述另一端;
输入电容,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连接P型开关管的D极和第二N型开关管的S极;
DC/DC转换芯片,两个电源输入端连接在输入电容的两端;DC/DC转换芯片的最小启动电压VIn_Startup小于或等于电压监视芯片的启动电压VThreshold;
输出电容,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DC/DC转换芯片的输出端;
去耦电容,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输出电容的所述另一端,且用于与系统负载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系统负载芯片具有高/低电平输出端;
第二上拉电阻,一端连接输出电容的所述另一端,另一端连接第二N型开关管的G极,且第二上拉电阻的所述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高/低电平输出端;
第一N型开关管为NMOS且满足:VDDL<VGS(th)<VThreshold,VGS(th)为NMOS的门限电压,VDDL是电压监视芯片能够正常运行的最小工作电压;或,第一N型开关管为PNP晶体管且满足VDDL<Vbe<VThreshold,Vbe为PNP晶体管的b极和e极之间的静态直流电压;
所述储能器件的漏电流ILeakage、电压监视芯片的静态电流IMonitor满足:ILeakage+IMonitor_≤360nA;VThreshold、VIn_Startup满足:VIn_Startup≤VThreshold≤0.7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电压启动的微能量收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器件包括电容、电池以及超级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电压启动的微能量收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储能器件为钽电容,电压监视芯片为R3114Q071,DC/DC转换芯片为TPS6109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电压启动的微能量收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负载芯片为MSP430FR596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电压启动的微能量收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P型开关管为PMOS或者NPN晶体管,第二N型开关管为 NMOS。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电压启动的微能量收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N型开关管的型号为SSM3K56MFV,P型开关管的型号为2SB815-7晶体管,第二N型开关管的型号为SSM3K56MFV。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电压启动的微能量收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上拉电阻大小为1.3MΩ,第二上拉电阻大小为1.3M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电压启动的微能量收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输入电容为1μF,输出电容为0.1μF,去耦电容为0.22μF。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电压启动的微能量收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DC/DC转换芯片启动后,所述储能器件上的电压会开始下降,P型开关管由于自身G极和S极之间的VGS降低会开始逐渐断开,一条由第二上拉电阻和第二N型开关管构成的反馈控制回路,将维持DC/DC转换芯片启动后储能器件与DC/DC转换芯片的导通状态;最后所述系统负载芯片启动运行并在完成一次任务后,控制所述高/低电平输出端口输出低电平,以将第二N型开关管由导通变为关断,从而DC/DC转换芯片关断,至此一个启动循环结束;能量收集过程继续进行,当储能器件的电压再次达到电压监视芯片的电压阈值时,启动下一个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16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