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漏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1512.1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清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面排水用地漏,它由疏水箅子、地漏面板体、下水管、占位隔板块、储水斗、导流通道组成,其特征在于,当一定量的水流通过地漏时,可将较重的颗粒物,毛发、纤维等排出,而不用人工清理。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中一种用于地面排水用地漏的技术领域。
二、技术背景:
目前公知的地漏如:200710177658x及201821644052.2等水封地漏,均无法有效解决毛发、纤维等的缠绕,影响排水,须频繁清洗。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深水封、可排出较重固体颗粒物,让毛发、纤维能正常排出,不再影响排水,不需拆卸清洗的、使用寿命长的地漏。
三、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这种地漏包括地漏体和地漏芯两部分。地漏体由疏水箅子(1)和地漏面板(2) 组成;地漏芯由下水管(3)和与其相连结成一体的占位隔板块(4),及储水斗(5)、导流通道(6)组成。地漏芯插入地漏面板(2),再放上疏水箅子(1),就组成了一个地漏。
地面水经疏水箅子(1)和地漏面板(2)进入上端为翻边沿口设计的排水管(3),水流从排水管(3)下部平口,排到上端为圆形平口的圆桶形储水斗(5)内,形成水封;当储水斗(5)内的水满后,会从其圆桶状的上端圆形平口溢出;当流量达到一定时,会因流速的提高而将之前已沉积的杂物和随水流带来的较重颗粒物及毛发、纤维等,一起经储水斗(5)和排水管(3)的管壁间形成的、导流通道(6)排出。储水斗(5)下部为中间凸起状,以利于颗粒物的排出。占位隔板块(4)阻止了毛发、纤维在下水管(3)上的缠绕,因此不会堵塞。当用于旧地漏改造时,排水管(3)直径为1.5-3厘米,占位隔板块(4)的厚度为2毫米,因其导流通道(6)的有效截面积约是排水管(3)有效截面积的2.5倍,即使占位隔板块(4)两侧钩挂了毛发及纤维仍可保证排水通畅,所以不用拆卸清洗地漏。
同理当用于新设计地漏时,如附图2所示疏水箅子(1),地漏面板(2),下水管(3),占位隔板块(4),储水斗(5)的结构不变,只是将下水管(3)的直径放大至 5~7.5厘米,并将占位隔板块(4)如图(2)所示增大后,须将导流通道(6)留出略小于、或与下水管(3)有效排水截面积相同的排水截面,同时再配上一个相应的外壳。
四、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
地面水经疏水箅子(1)和地漏面板(2)进入上端为翻边沿口设计的排水管(3),水流从排水管(3)下部平口排到上端为圆形平口的圆桶形储水斗(5)内,形成水封;当储水斗(5)内的水满后,会从其圆桶状的上端圆形平口溢出;当流量达到一定时,会因流速的提高而将之前已沉积的杂物、和随水流带来的较重颗粒物及毛发、纤维等,一起经储水斗(5)和排水管(3)的管壁间形成的、导流通道(6)排出。储水斗(5)下部为中心凸起状,以利于颗粒物的排出。占位隔板块(4)阻止了毛发、纤维在下水管(3)上的缠绕,因此不会堵塞。当用于旧地漏改造时,排水管(3)直径为1.5-3厘米,占位隔板块(4)的厚度为2毫米,因其导流通道(6)的有效截面积,约是排水管(3)有效截面积的2.5倍,即使占位隔板块(4)两侧钩挂了毛发及纤维仍可保证排水通畅,所以不用拆卸清洗地漏。
五、附图说明:
图1——用于旧地漏改造时的地漏全图
图中:
(1)疏水箅子;(2)地漏面板;(3)下水管;(4)占位隔板块;(5)储水斗;(6)导流通道。
图2——用于新设计的地漏全图
图中:
(1)疏水箅子;(2)地漏面板;(3)下水管;(4)占位隔板块;(5)储水斗;(6)导流通道。
六、实现本发明的具体方式是:
(1)疏水箅子;(2)地漏面板;(3)下水管;(4)占位隔板块;(5)储水斗可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清,未经刘志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1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