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偏心线圈补偿的瞬变电磁勘探装置及勘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1432.6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9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洋;贾文枫;殷光耀;皮帅;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10 | 分类号: | G01V3/10 |
代理公司: |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1 | 代理人: | 屈芳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偏心 线圈 补偿 电磁 勘探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偏心线圈补偿的瞬变电磁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拖拽车平台与高度可调的高台,拖拽车平台与高台所在的两个平面平行,拖曳车平台铺设有发射线圈,高台平面铺设有接收线圈及磁补偿环,且接收线圈跨发射线圈偏心铺设,所述磁补偿环初始位置在高台上,并与发射线圈共中心,磁补偿环位置根据接收信号的阈值为条件进行移动调节;
通过发射机向发射线圈通入1KHz、1A正弦电流,观察接收信号,确定接收线圈的补偿效果,若接收信号小于阈值V1,其中V1为接收机的本底噪声幅值,则此时达到预期补偿效果;若接收信号大于阈值V1,则认为此时一次场未完全补偿,向发射线圈内移动接收线圈,若接收信号减小,说明此时一次场干扰有残余,继续向内移动直至接收信号最小;若向发射线圈外移动接收线圈,接收信号增大,此时一次场干扰补偿过量,继续向外移动直至接收信号最小。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最小接收信号小于阈值V1,将所述接收线圈与磁补偿环串联设置,若串联磁补偿环后接收信号变大,则将磁补偿环移至与发射线圈一个条线对称的位置,该条线是接收线圈所跨的发射线,并将磁补偿环向发射线圈内部移动,直至接收信号小于阈值V1;阈值为接收系统本底噪声幅值,若串联磁补偿环后接收信号变小,则将磁补偿环向发射线圈外部移动,直至接收信号小于阈值V1。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补偿环的匝数为1匝直径为1~2c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发射匝数NT及发射电流强度IT调整两平台间距,发射强度越大间距越大,间距此间距与发射电流强度、发射线圈匝数正相关,最低10cm,最高50cm。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射线圈边长或直径范围0.5m-6m,接收线圈边长或直径范围0.1m-2m。
6.一种基于偏心线圈补偿的瞬变电磁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铺设线圈结构,拖拽车平台与高台所在的两个平面平行,拖曳车平台铺设发射线圈,高台平面铺设接收线圈及磁补偿环,且接收线圈跨发射线圈偏心铺设,所述磁补偿环初始位置在高台上,并与发射线圈共中心,磁补偿环位置根据接收信号的阈值为条件进行移动调节;
2)调整磁补偿环和发射线圈位置至一次场完全补偿,并固定磁补偿环和发射线圈位置;
3)激发和采集,发射线圈通入电流强度为IT、电流频率为f0的双矩形波,并同步接收瞬变电磁的二次场信号;
所述步骤2)中包括:
通过发射机向发射线圈通入1KHz、1A正弦电流,通过工控机观察接收信号,确定接收线圈的补偿效果,若接收信号小于阈值V1,其中V1为接收机的本底噪声幅值,则认为此时达到预期补偿效果;若接收信号大于阈值V1,则认为此时一次场未完全补偿,向发射线圈内移动接收线圈,若接收信号减小,说明此时一次场干扰有残余,继续向内移动直至接收信号最小;若向发射线圈外移动接收线圈,接收信号增大,说明此时一次场干扰补偿过量,继续向外移动直至接收信号最小;若此最小接收信号小于阈值V1,则认为此时达到预期补偿效果;若此最小接收信号大于阈值V1,则将磁补偿环通过双绞线与接收线圈串联,磁补偿环初始位置在高台上,与发射线圈共中心;
若串联磁补偿环后接收信号变大,则将磁补偿环移至与发射线圈对称的位置,并将磁补偿环向发射线圈内部移动,直至接收信号小于阈值V1;若串联磁补偿环后接收信号变小,则将磁补偿环向发射线圈外部移动,直至接收信号小于阈值V1。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补偿环的匝数为1匝直径为1~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14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