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09306.7 | 申请日: | 2019-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6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宏;徐慧梁;隆仲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44;H01Q1/50;H01Q13/10;H04R1/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耳机 | ||
1.一种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耳塞部和耳柄部,所述耳塞部连接于所述耳柄部的一端,所述耳塞部设有听筒模组,所述耳柄部设有电池;
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电路板及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为缝隙天线,所述电路板自所述耳塞部向所述耳柄部远离所述耳塞部的一端延伸,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听筒模组及所述电池;
所述电路板包括参考地,所述参考地从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参考地上设置缝隙以形成所述缝隙天线的辐射体,所述缝隙位于所述耳柄部内,并沿着所述耳柄部的长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天线还包括耦合枝节,所述耦合枝节位于所述缝隙内,所述耦合枝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缝隙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耦合枝节上设有馈电点,射频信号从所述馈电点馈入所述缝隙天线的辐射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枝节从所述缝隙靠近所述耳塞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耳塞部的一端延伸;所述馈电点位于所述耦合枝节靠近所述耳塞部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包括微带线,所述微带线一端与所述馈电点电连接,所述微带线用于为所述缝隙天线传输射频信号;所述微带线包括传输部以及与所述传输部连接的耦合部,所述耦合部在所述缝隙内延伸形成所述缝隙天线的所述耦合枝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长度为所述缝隙天线的工作频段对应波长的四分之一,所述缝隙的一端设有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天线包括馈电点,射频信号从所述馈电点馈入所述缝隙天线的辐射体,所述馈电点位于所述缝隙的周缘,且所述馈电点距离所述缝隙的远离所述缺口的一端为二十分之一波长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柄部包括与所述耳塞部相接的连接段、位于所述连接段一侧的底段,所述耳塞部与所述连接段的排布方向和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底段的排布方向相交,所述电池位于所述底段内;所述电路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以及第三区段,所述第一区段位于所述耳塞部,所述第二区段位于所述连接段,所述第三区段位于所述底段;
所述缝隙从所述第三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连接的位置向所述第三区段远离第二区段的方向形成,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的电长度之和大于或等于四分之一波长,所述第三区段的电长度大于或等于四分之一波长。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柄部包括与所述耳塞部相接的连接段、位于所述连接段两侧的顶段和底段,所述耳塞部与所述连接段的排列方向和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底段及所述顶段的排列方向相交,所述电池位于所述底段;
所述无线耳机还包括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位于所述顶段内,所述第二天线的辐射体包括馈电端以及远离所述馈电端的末端,所述馈电端相对所述末端靠近所述连接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天线激励所述电路板产生第一等效电流,所述第一等效电流的方向为从所述耳柄部远离所述耳塞部的一端至所述耳塞部远离所述耳柄部的一端;
所述第二天线激励所述电路板产生第二等效电流,所述第二等效电流的方向与所述第一等效电流的方向相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以及第三区段,所述第一区段位于所述耳塞部,所述第二区段位于所述连接段,所述第三区段位于所述底段;所述第二天线的辐射体的电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所述第一区段的电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93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