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荒漠区沙冬青的育苗造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09265.1 | 申请日: | 2019-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9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潘亮;张跃华;王媛媛;李星月;贾振宇;高旭;高鸿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3/00;A01G13/02;C05G3/00;C09K17/14;A01N63/22;A01N53/02;A01N53/08;A01P7/04;A01P1/00;A01P3/00;C09K10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0070 内蒙古自治区呼***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荒漠 冬青 育苗 造林 方法 | ||
1.一种荒漠区沙冬青的育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晒干的核桃壳、花生壳、庶渣、荞壳、玉米皮和秸杆各100kg,粉碎混合后再加入30kg微生物菌种腐熟剂混合均匀,边混合边均匀喷洒清水至含水量为60%,移入发酵间平面堆垛发酵,24h后翻堆再发酵24h,粉碎过筛20mm,即得土壤改良剂,将土壤改良剂按每亩300-400kg撒入荒漠区中;
步骤二:以农作物的秸秆或牧草作为草方格材料,将材料裁剪成50cm长度,在地形平缓的荒漠区地段,用2×2米的草方格固定,在地形起伏的荒漠区地段,用1.5×1.5米的草方格固定,干沙地上草方格固定采用平头方锹扎入沙中20cm,地上露30cm,湿沙地上采用开沟埋入20cm,地上露30cm;
步骤三:播种育苗,采用条播,每亩播种量25 kg,播幅10-20cm,行距25-30cm,沟深1.0-l.5cm,每米沟播种30-40粒种子,播种后用锯末进行覆盖,并覆盖上土,覆土厚度1.5cm,覆土后镇压整平,7-10天苗木即可出圃移栽;
步骤四:采用带状造林植入草方格内,带宽5m,带距4m,株距1m,行距2m;
步骤五:每年浇水6-8次,每次浇透根系层并无积水,松土除草每年3-6次,每年施肥1次,施肥量每亩1000-2000kg,再追肥2-3次,追肥量每亩17-20㎏,每年喷洒无毒杀虫剂1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荒漠区沙冬青的育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发酵间平面堆垛高度为5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荒漠区沙冬青的育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微生物菌种腐熟剂中包含质量百分比15%的微生物菌剂,所述的微生物菌剂是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及固氮菌按按质量比1:1:1配置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荒漠区沙冬青的育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秸秆为玉米杆、高粱杆、麦草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荒漠区沙冬青的育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牧草为芦苇、芦草、沙竹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荒漠区沙冬青的育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草方格为正方形或菱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荒漠区沙冬青的育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的肥料采用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秸秆30-55份;玉米壳25-55份;啤酒糟20-40份;畜禽粪便20-37份;草灰16-28份;木醋5-20份;发酵剂5-9份;生物菌5-10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荒漠区沙冬青的育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的无毒杀虫剂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1-1.5%枯草芽胞杆菌液,0.3-0.5%除虫菊酯,0.1-0.3%溴氰菊酯,0.02-0.04%二氯苯醚菊脂,余量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926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沙蒿的扦插建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胡杨的育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