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枸杞绿茶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8887.2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5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余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潜山县下河有机茶厂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A23F3/22;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周超 |
地址: | 24631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枸杞 绿茶 保健 饮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枸杞绿茶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枸杞处理:枸杞用糖苷酶与核酸酶进行酶解处理;向酶解液中加入麦饭石,并调节酶解液的pH至6.5~7.5;2)茶叶提取处理:将绿茶叶用液氮处理,然后立即转移至盛放90~100℃热水的坩埚中,搅拌5~10s内杀青叶全部融化开,然后研磨,研磨期间,水温保持在90~100℃,研磨成汁液,将汁液加入到步骤1)的含有麦饭石的酶解液中,离心,得到上清液;3)将上清液过滤;4)过滤液进行调配,然后灭菌,干燥即可获得枸杞绿茶保健饮料。该方法制备得到的保健饮料能够不仅降低苦涩感,还汤色透亮,营养成分易于被人体吸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枸杞绿茶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枸杞,是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是商品枸杞子、植物宁夏枸杞、中华枸杞等枸杞属物种的统称。人们日常食用和药用的枸杞子多为宁夏枸杞的果实“枸杞子”,且宁夏枸杞是唯一载入《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品种。如果“枸杞”指的是商品“枸杞子”,则基本是指来源于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如果“枸杞”指的是除西北以外地区的野生枸杞植物,则基本是植物枸杞或者北方枸杞。
绿茶(Green Tea),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
传统枸杞作为茶饮的时候是直接将枸杞添加进茶中进行泡茶饮用即可,这种方式的枸杞茶其不仅存在营养物质的浪费,而且茶不够清澈。传统绿茶粉作为饮料的时候,使用萃取茶的方式。萃茶的普遍方法为:干茶与用水之比在1:50左右,水温在20~100℃,时间在1~30分钟;从产品的品质方面考量,现有的各种萃茶方法都是注重从产品保质期内的稳定性着手,而对茶饮料的香气、降低茶饮料的苦涩感等却无较好的修饰、增强措施,不易制造出优质的茶饮料,与枸杞一起作为茶饮料其更容易引起成分流失及茶品的浑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枸杞绿茶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枸杞绿茶保健饮料能够不仅降低苦涩感,还汤色透亮,营养成分易于被人体吸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枸杞绿茶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枸杞处理:取干净的枸杞加入水中打浆处理,然后加入糖苷酶与核酸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40~60℃,酶解时间为3h~5h,灭活得到酶解液;向酶解液中加入麦饭石,并调节酶解液的pH至6.5~7.5;
2)茶叶提取处理:将绿茶叶用液氮处理,然后立即转移至盛放90~100℃热水的坩埚中,搅拌5~10s内杀青叶全部融化开,然后研磨,研磨期间,水温保持在90~100℃,研磨成汁液,将汁液加入到步骤1)的含有麦饭石的酶解液中,离心,得到上清液;
3)将上清液用分子筛进行过滤,得到过滤液;
4)将过滤液中加入调配剂进行调配,然后灭菌,干燥即可获得枸杞绿茶保健饮料。
优选地,所述新鲜茶叶的品种选自六安瓜片、太平猴魁、黄山毛峰或者霍山黄芽。
优选地,步骤2)的研磨用研磨棒进行研磨,研磨棒用紫砂材料制备得到。
优选地,所述步骤3)的过滤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潜山县下河有机茶厂,未经潜山县下河有机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88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