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沟除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8425.0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4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锋;钱怡;宋江南;李恒静;刘猛;郭彦平;张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2 | 分类号: | H02G9/02;H02G1/00;G05D22/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张超丽 |
地址: | 473005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沟 除湿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沟除湿系统,用于去除电缆沟内的湿气,包括:多个通风装置和多个湿度检测器,每个通风装置的一端与电缆沟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环境连通;多个湿度检测器均匀分布设于电缆沟内部;其中,每个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和第一排风器,通风管连通电缆沟和外界环境;第一排风器设于通风管端口,且与至少一个湿度检测器连接,第一排风器配置成根据湿度检测器的湿度值,受控地调节其排风速度。本发明提供的电缆沟除湿系统,在电缆沟内安装有多个湿度检测器,在通风管的进风段内安装第一排风器,第一排风器根据湿度检测器的湿度值,以不同的运行速度排出电缆沟的湿气,降低其湿度值,合理配置第一排风器的运行速度,使能效消耗达到最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沟除湿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变电站里,不管是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电容器室以及控制室内,都有众多的电缆沟。室内电缆沟,一般来说,埋得不是太深,在地下水位较浅,地面沉降不是太大的地方,采用混凝土地沟,沟壁、沟底进行防水处理即可。如果在地面沉降量大,且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经常会出现积水很深的情况,电缆沟另一个容易进水的地方,是室外电缆沟或电缆预埋套管进入室内的地方,如果没有充分的密封,往往雨水会从此进入室内,甚至引起设备的破坏。
特别是夏季雷雨较多,地面沉降量大,且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加大了电缆沟的返潮积水可能性。经日常巡视中发现多个变电站因地质原因高压配电室电缆隧道出现返潮积水,经常需要使用潜水泵进行排水,费时费力,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缆隧道返潮的问题。这一方面降低了高压开关柜设备元件的绝缘强度,容易发生放电短路故障,另一方面一些易燃气体进入高压开关柜易造成着火故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去除湿气的电缆沟除湿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沟除湿系统,用于去除电缆沟内的湿气,电缆沟除湿系统包括:
多个通风装置,每个通风装置的一端与电缆沟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环境连通;及
多个湿度检测器,均匀分布设于电缆沟内部;其中,
每个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和第一排风器,通风管连通电缆沟和外界环境;
第一排风器设于通风管端口,且与至少一个湿度检测器连接,第一排风器配置成根据湿度检测器的湿度值,受控地调节其排风速度。
优选地,湿度检测器的数量大于等于通风装置的数量。
优选地,通风管包括互相连通的进风段和出风段;
进风段与电缆沟连通,进风段端口安装有第一排风器;
出风段与外界环境连通,出风段背离进风段的一端成弧形设置。
优选地,响应于湿度检测器的相对湿度值大于第一阈值,第一排风器以第一排风速度运行;
响应于湿度检测器的相对湿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第一排风器以第二排风速度运行;
响应于湿度检测器的相对湿度值小于等于第二阈值大于标准阈值,第一排风器以第三排风速度运行;
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第一排风速度大于第二排风速度;
第二阈值大于标准阈值,第二排风速度大于第三排风速度。
优选地,第一阈值在65RH至75RH内选取;
第二阈值在30RH至40RH内选取;
标准阈值在25RH至30RH内选择。
优选地,出风段的弧形段内设置有第二排风器,第二排风器与第一排风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8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料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支持云化数据互联的安全智能可编程逻辑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