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缆引导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块化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8256.0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1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苏学彬;高志民;李鹏;张举元;陈兆芃;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思灵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B25J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荟英捷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6 | 代理人: | 段志慧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庄***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引导 结构 具有 模块化 机器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缆引导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模块化机器人。该线缆引导结构包括穿线部、引导部和安装部。其中穿线部包括穿线孔围壁,穿线孔围壁中形成有穿线孔,穿线孔内可以穿过线缆。所述引导部形成舒长的引导结构对线缆走势形成引导作用。安装部用于将所述线缆引导结构固定于其他部件。本发明的线缆引导结构可在机器臂的狭小空间内固定线缆,避免线缆与其他部件之间发生磨损,还可以避免机器臂在搬运过程中线缆的移动或磨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机器人领域,特别是涉及其内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模块化机器人的机械臂内线缆的固定常选用扎带,没有线缆引导结构。其弊端在于机械臂关节内部线缆容易磨损,机械臂中的一些狭小空间不能牢固固定线缆,线缆容易移动或与孔壁磨损,从而影响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线缆引导结构,包括穿线部、连桥和安装部;
所述穿线部包括穿线孔围壁,所述穿线孔围壁中形成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可以穿过线缆;
所述连桥形成舒长的结构,所述连桥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穿线部;
所述安装部用于将所述线缆引导结构固定于其他部件;
所述安装部包括两个固定部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两个固定部,所述线缆可以通过所述安装部所形成的通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线缆引导结构包括穿线部、引导部和安装部;
所述穿线部包括穿线孔围壁,所述穿线孔围壁中形成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可以穿过线缆;
所述引导部形成舒长的结构,所述引导部内形成凹槽,所述线缆的至少一部分可容纳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引导部对线缆走势形成引导作用;
所述引导部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穿线部;
所述安装部用于将所述线缆引导结构固定于其他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部包括引导部底板及引导部垂直壁,所述引导部垂直壁从所述引导部底板处向上延伸,所述引导部底板及引导部垂直壁所围合的部分形成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穿线部上还形成有穿线部垂直壁,所述穿线部垂直壁从所述穿线孔围壁处向平行于穿线孔的轴线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上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可容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安装部连接于其他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部垂直壁的厚度沿所述引导部的长度方向先逐渐增加再逐渐减小,从而形成一处能够对线缆起到夹持作用的隘口(A)。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内形成有束线孔,所述束线孔为两个且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所述束线孔内可容置束线结构,所述束线结构用于压紧线缆。
进一步的,还包括线套,所述线套连接于所述引导部,所述线套为封闭结构,其内可供线缆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通过支撑部与所述引导部或所述线套或所述穿线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线套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减材孔。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线缆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穿线部、引导部和穿线部固定部;
所述穿线部包括穿线孔围壁,所述穿线孔围壁中形成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可以穿过线缆;
所述引导部形成舒长的引导结构,所述引导结构内形成凹槽,所述线缆的至少一部分可容纳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引导结构对线缆走势形成引导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思灵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思灵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8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施工用抑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熔性粉体的球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