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煤耦合垃圾焚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7301.0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3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睿;叶步青;刘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5/033 | 分类号: | F23G5/033;F23G5/30;F23G5/44;F23G5/4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赵毅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耦合 垃圾 焚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耦合垃圾焚烧系统,包括垃圾料斗、给料机、破碎机、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煤料斗、给煤机、磨煤机、煤粉炉、烟气引射器、空气预热器、送风机。垃圾经过破碎机处理后在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内燃烧,以保证垃圾燃烧的稳定和高效;煤经过磨煤机破碎处理后在煤粉炉内燃烧,烟气引射器抽取煤粉燃烧的高温烟气至流化床垃圾焚烧炉,以提高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内的燃烧温度;流化床垃圾焚烧炉排出的循环烟气送入煤粉炉,对煤粉炉影响较小。该系统实现了流化床焚烧炉与煤粉炉的耦合,可以提高垃圾燃烧的稳定性和效率,充分利用现有燃煤发电设备,降低存量煤电煤耗,减少新建垃圾焚烧电厂的投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和燃煤发电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燃煤耦合垃圾焚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垃圾产量和储量正在迅速增加。垃圾的堆放不仅造成了空间和资源的浪费,更对大气、水体以及居民健康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垃圾焚烧技术通过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氧化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具有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等优势。垃圾焚烧技术能够利用垃圾中的可燃物质,然而由于垃圾的热值普遍较低,该技术存在着燃烧不稳定、发电效率低等缺点;此外,建造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存在着投资巨大、运行费用高等问题,缺乏市场竞争力。
我国各地存在大量的燃煤发电机组,将垃圾和煤耦合燃烧利用,在燃煤机组的基础上增设垃圾燃烧设备,以垃圾代替部分煤进行燃烧,可提高垃圾燃烧的稳定性和效率,降低存量煤电煤耗,通过利用现有的燃煤发电设备,能够减少新建垃圾焚烧厂的建设成本,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煤耦合垃圾焚烧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燃煤耦合垃圾焚烧系统,包括垃圾料斗、给料机、破碎机、流化床垃圾焚烧炉、高温烟气进口、烟气引射器、煤料斗、给煤机、磨煤机、煤粉炉、循环烟气进口、高温烟气抽口、空气预热器、送风机。所述的垃圾料斗经给料机、破碎机与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相连接,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烟气出口与煤粉炉的循环烟气进口相连接,煤料斗经给煤机、磨煤机与煤粉炉相连接,煤粉炉的高温烟气抽取口经烟气引射器与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高温烟气进口相连接,送风机与空气预热器相连接,空气预热器出口与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和磨煤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煤粉炉设置高温烟气抽口、循环烟气进口。
进一步的,流化床垃圾焚烧炉设置高温烟气进口。
本发明实现了流化床垃圾焚烧炉与煤粉炉的耦合利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抽取煤粉炉中的高温烟气送入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可以为垃圾燃烧提供额外的热量,有利于提升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内的温度,提高垃圾燃烧的稳定性和燃烧效率,减轻垃圾成分波动对炉内燃烧工况的影响,对低热值垃圾有较好的适应性;
2、采用流化床垃圾焚烧炉进行垃圾燃烧,具有床料热容量高、传热效果好的特点,可使炉膛内的垃圾快速升温着火,形成炉内的均匀燃烧,有利于提高垃圾的燃烧效率。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旋风分离器可以分离垃圾燃烧烟气中的飞灰,分离飞灰后的烟气通过煤粉炉的循环烟气进口进入煤粉炉,对煤粉炉的燃烧区的温度场、流场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垃圾料斗、2-给料机、3-破碎机、4-空气进口、5-流化床垃圾焚烧炉、6-高温烟气进口、7-烟气引射器、8-煤料斗、9-给煤机、10-磨煤机、11-煤粉炉、12-循环烟气进口、13-高温烟气抽口、14-空气预热器、15-送风机、16-高温烟气、17-循环烟气、18-热空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7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