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串行通信系统地址自动分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6132.9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1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佘影;罗明华;方崇全;朱兴林;向兆军;徐敏;薛彦波;秦伟;张海峰;张长伍;张先锋;周斌;张喜萍;胡峰;吴银成;黄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12/40;H04L12/4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行 通信 系统 地址 自动 分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行通信系统地址自动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主站的地址保存到各个子站;S2.主站向子站发送包含源地址的初始化命令;S3.根据主站地址与源地址得到子站的本地地址;S4.确定下级子站本地地址并更新初始化命令;S5.按照步骤S4类推,直到初始化命令到达最后一个子站为止;S6.主站解析应答消息,得到所有子站的地址。本发明的串行通信系统地址自动分配方法,无需预先分配、现场设置地址、专用地址设置电路及软件,节约成本,无串行通信设备数量以及种类的限制,通信效率高,现场适应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串行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串行通信系统地址自动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串行通信在工业控制、汽车、环境监测、楼宇控制等有着广泛应用,串行通信中往往涉及到对节点地址进行分配处理,现有串行总线各节点地址必须预先分配和设置,其方法有:(1)增加拨码开关等地址设置电路和检测软件,但仍然需要现场人工设置,存在人工错误设置造成通信冲突的隐患,设备较多时定位错误地址较难;(2)串行总线上各从节点增加开关控制电路,从第1个从节点开始依次加入总线并配置,这种方法会增加节点设计复杂性,若某一从节点开关控制电路发生故障将无法设置其后面从节点及通信;(3)串行总线上各节点增加延时电路、时钟线、脉冲信号线,除第1个节点外其他节点根据时钟线和脉冲信号线的时间差计算自己的地址,这种方法同样增加了节点设计复杂性,增加了通信电缆成本;(4)串行总线上各节点增加冲突检测电路及软件算法,发现总线有数据则延时发送,这种方法增加了电路设计复杂性,牺牲了数据传输实时性;(5)串行总线上增加1条地址识别线,各节点检测地址识别线状态和前级设备通过总线发送的地址配置命令,实现地址配置,这种方法增加了节点设计复杂性,增加了通信电缆成本;(6)RS485总线上各节点侦听线上状态,分配时隙总数,各节点获取芯片ID计算特征码和起始时隙,各节点在时隙内收发数据,但该方法不适用于传输速率低、字节数较多的场合。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串行通信系统地址自动分配方法,无需预先分配或现场设置地址,减少现场应用及程序维护工作,无需专用地址设置电路及软件,无串行通信设备数量以及种类的限制,通信效率高,现场适应性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串行通信系统地址自动分配方法,无需预先分配或现场设置地址,减少现场应用及程序维护工作,无需专用地址设置电路及软件,无串行通信设备数量以及种类的限制,通信效率高,现场适应性强。
本发明的串行通信系统地址自动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串行通信系统的主干串行通信总线与分支串行通信总线,并将串行通信系统的主站地址保存到子站链中;其中,所述串行通信系统包括主站以及至少一条子站链,所述子站链包含多个串行通信的子站,所述主站与子站链构成树状结构,主站为根节点,子站链为子节点;
S2.主站向子站链中的第一级子站发送包含源地址的初始化命令,第一级子站接收到初始化命令后,发送应答消息到主站;
S3.子站链的第一级子站根据已保存的主站地址与接收到的初始化命令中的源地址得到第一级子站的本地地址,并更新初始化命令中的源地址为第一级子站的本地地址,得到新的初始化命令;
S4.子站链的第一级子站将新的初始化命令发送到子站链中与第一级子站通信的第二级子站,第二级子站发送应答消息到第一级子站,且第二级子站按照步骤S3中第一级子站本地地址确定方式确定第二级子站的本地地址以及更新初始化命令中的源地址;
S5.按照步骤S4类推,将初始化命令沿子站链逐级向下发送,直到子站链的最后一级子站接收到初始化命令为止;
S6.主站获取包含所有子站链中子站地址的应答消息,并根据应答信息解析出子站链中各子站的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61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