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05778.5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6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魏来;王文硕;刘顺;王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型 心脏 瓣膜 介入 成形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包括夹子、输送导管系统、偏转系统、开合系统、锁死系统、释放系统和二次夹闭系统。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心脏内多种瓣膜反流疾病,手术入路方式多样,有效地解决了心脏瓣膜反流问题;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优势明显,无需皮肤切开,不留疤痕,无需心脏停跳和体外循环,无需输血,可以在完全生理状态下,通过超声心动图、X线等影像学设备的指引,进行瓣膜成形并评价其效果,方便术者准确、快速地对反流的瓣膜进行治疗,同时避免传统手术对高龄、高风险的患者造成的术后并发症;本系统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针对心脏多种瓣膜反流都可适用,极大地简化了成形系统的复杂性,并且降低了介入器械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介入手术治疗多种瓣膜反流疾病的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
背景技术
瓣膜反流是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心室、乳头肌、瓣环和瓣叶发生结构性变化或功能性改变从而导致瓣膜前后瓣叶吻合不良所引起的血液倒流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药物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但长期效果一般。通过外科手术进行瓣膜修复或瓣膜置换被认为是该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法,已被证实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及延长其寿命。然而,外科手术一般需通过开胸实施,因此具有创伤大和风险高等缺点,尤其不适宜于高龄、基础疾病重的心脏病患者。近年来,随着瓣膜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经皮通过导管将微创产品输送到心脏从而治疗瓣膜疾病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心血管器械研发的重点方向之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二尖瓣瓣膜钳夹类装置,此类装置通过夹子装置夹合瓣膜从而减小瓣膜间的孔隙,继而起到减轻二尖瓣反流的作用,比如CN105615931B 公开了一种经心尖植入人工腱索修复二尖瓣反流的微创手术器械,包括顺序相连的夹钳、导管和法兰接头,以及开合拉杆、锁定推杆和穿刺导丝;夹钳为圆头夹钳,包括活动钳夹、固定钳夹和固定钳夹座,活动钳夹开有轴向进、径向出的弯曲导引孔,固定钳夹开有径向V型通槽;穿刺导丝可顺序穿过法兰接头、导管、固定钳夹座、活动钳夹的弯曲导引孔、固定钳夹的径向V型通槽并从固定钳夹的径向V型通槽穿出;锁定推杆顺序穿过法兰接头、导管、固定钳夹座到达固定钳夹的径向V型通槽。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的介入瓣膜成形系统都是分开的,每个瓣膜有其相应的产品,各个产品之间不互通,这会导致产品成本较高、实用性较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通用型心脏瓣膜介入成形系统,其中,包括夹子、输送导管系统、偏转系统、开合系统、锁死系统、释放系统和二次夹闭系统,其中:
所述夹子包括多个小夹子,每个所述小夹子分别与所述导管的末端连接,通过所述导管输送到相应瓣膜反流处,每个所述小夹子有两个小关节,用于反向夹持反流的瓣膜边缘,最后通过所述二次夹闭系统将所述小夹子再次聚拢夹合,从而达到夹闭瓣膜反流的作用;
所述输送导管系统包括环环相套的外层套管、中层套管、内层套管和导管,所述导管的末端连接所述夹子,所述导管内含有控制所述锁死系统、所述开合系统和所述释放系统的导丝;
所述偏转系统包括位于所述外层套管上的外层蛇骨装置和位于所述中层套管的末端的中层蛇骨装置,所述外层蛇骨装置按照人体血管的走行设计,所述外层蛇骨装置位于人体血管相应的分叉处并通过控制所述外层套管的方向保证所述输送导管系统的通过;所述中层蛇骨装置通过控制所述中层套管的方向保证所述导管准确到达瓣膜反流位置;
所述开合系统包括连接所述夹子的两侧夹臂的两个开合关节和夹子尾端的开合关节,所述夹子尾端的开合关节与所述导管的末端连接,通过推动所述导管前后移动从而控制所述开合关节的外展和内缩,从而达到开合所述夹子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57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杂散抑制装置、频率源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肉类加工用解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