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细胞培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05021.6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6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33;C12M1/12;C12M1/02;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橙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9 | 代理人: | 梅恒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细胞 培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干细胞培养装置,其中包括细胞组织搅碎冲洗模块、PBS再利用传送模块、PBS转运模块、细胞组织振荡模块以及组织过滤转移模块。细胞组织搅碎冲洗模块包括第一丝杠、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搅拌杆、搅拌头、升降座和搅碎冲洗罐;PBS再利用传送模块包括传送带和PBS储存罐;PBS转运模块包括第二丝杠、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三丝杠、横柱和转运板;细胞组织振荡模块包括第五电机、第一转轴、振荡罐、第二转轴和转动块;组织过滤转移模块包括圆柱、转台和过滤网。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解放了科研人员的双手,增加了干细胞的培养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配制培养液,人工进行干细胞的培养转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胞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细胞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细胞工程应用十分广泛,不论是医疗还是制药领域都有显著成效,在细胞工程中细胞培养作为整个工程的基础,其地位十分重要。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因此干细胞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传统的干细胞培养多是由科研人员人工配制培养液,人工进行干细胞的培养转移,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现针对上述情况,设计一种干细胞培养装置,实现干细胞的自动化培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细胞培养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配制培养液,人工进行干细胞的培养转移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干细胞培养装置,包括细胞组织搅碎冲洗模块、PBS再利用传送模块、PBS转运模块、细胞组织振荡模块以及组织过滤转移模块,所述细胞组织搅碎冲洗模块和PBS转运模块分别置于PBS再利用传送模块的两端,所述细胞组织振荡模块置于PBS转运模块的一端,所述组织过滤转移模块置于细胞组织振荡模块和PBS再利用传送模块之间。
所述细胞组织搅碎冲洗模块包括立柱和第一丝杠,所述立柱上设有第二电机,立柱的下端设有转动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通立柱并与转动杆转动连接。
所述PBS转运模块包括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上的螺母与横柱固定连接,所述横柱上设有第四电机,所述横柱内设有第三丝杠,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连通横柱并与第三丝杠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丝杠与转运板螺纹配合。
所述细胞组织振荡模块包括第五电机和振荡罐,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方形柱转动连接,所述振荡罐的侧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的转动块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转轴贯穿转动块。
所述组织过滤转移模块包括圆柱,所述圆柱的侧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台,所述转台和过滤网通过第二连杆固定连接。
所述细胞组织搅碎冲洗模块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通第一基座并与第一丝杠传动连接。
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固定设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下端固定设有搅拌头和阵列分布的搅拌杆。
所述搅拌头的正下方设有置于升降座上的搅碎冲洗罐,所述升降座的一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一丝杠螺纹配合,所述搅碎冲洗罐的下端设有贯穿升降座的第一下料管道,所述第一下料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
所述PBS再利用传送模块包括凹形柱和传送带,所述凹形柱和传送带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上设有PBS储存罐,所述PBS储存罐的下端设有第二下料管道,所述第二下料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50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