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排单体、燃烧器和燃气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4875.2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0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陆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18 | 分类号: | F24H9/18;F23D14/02;F23D14/26;F23D14/46;F23D1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徐章伟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体 燃烧 燃气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排单体、燃烧器和燃气设备,火排单体包括:基壳,基壳构设出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流通道;火焰片,火焰片连接于基壳上且与基壳共同构设出稳流腔,火焰片与出气口相对设置,火焰片限定出多个火孔,稳流腔分别与气流通道和火孔连通;整流结构,整流结构设于气流通道的出气口处且与火焰片相对设置,整流结构限定出具有第一方向的入口和第二方向的出口整流腔,整流腔的入口与气流通道连通,整流腔的出口与稳流腔连通。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火排单体,在气流通道内设置整流结构,通过整流结构对空燃气体进行整流和转向,使得火焰片各个火孔形成的火焰射流长度和角度均大致相同,从而在火焰片上方形成燃烧形态相同的火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火排单体、燃烧器和燃气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火排通常形成“山”字形火焰结构,具体参照图1中火排上方的火焰峰值示意图,火排的两端和中部形成三个火焰高峰。而这种火焰结构是由传统火排“U”型的空燃气体混合腔形成的“U”形流场决定的,其中,“空燃气体”指的是空气和燃气的混合气体。
由于传统火排存在特定的“U”形流场以及与之对应的“V”字形主流,进入火孔的上升气流通常受主流的主导呈现出不同的速度矢量,使得火孔形成的火焰射流不是垂直于火孔,而是呈长短不一、不同角度的倾斜状态,必然在同一火排上产生高度、速度和方向不同燃烧火焰,上述燃烧形态的火焰分布已经成为传统火排无法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火排单体,该火排单体形成稳定均匀的火焰射流,从而在火焰片上方形成均一的燃烧火焰。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火排单体的燃烧器,该燃烧器的燃烧火焰均一且稳定。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燃烧器的燃气设备,该燃气设备的燃烧稳定、燃烧效率高。
根据发明实施例的火排单体包括:基壳,所述基壳构设出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流通道;
火焰片,所述火焰片连接于所述基壳上且与所述基壳共同构设出稳流腔,所述火焰片与所述出气口相对设置,所述火焰片限定出多个火孔,所述稳流腔分别与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火孔连通;整流结构,所述整流结构设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口处且与所述火焰片相对设置,所述整流结构限定出具有第一方向的入口和第二方向的出口整流腔,所述整流腔的入口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整流腔的出口与所述稳流腔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火排单体,在气流通道内设置整流结构,通过整流结构对空燃气体进行整流和转向,从而调整空燃气体流向火焰片的流速和方向,使得火焰片各个火孔形成的火焰射流长度和角度均大致相同,从而在火焰片上方形成燃烧形态相同的火焰。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火排单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气流流动方向上,所述稳流腔与所述整流腔之间还设有过窄流道,所述过窄流道的流通截面小于所述稳流腔和所述整流腔的流通截面。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整流结构和所述基壳分体形成,所述整流结构内置于所述气流流道内,所述基壳包括缩径部,所述缩径部的内壁面与所述整流结构的外壁面构设出过窄流道。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整流结构与所述基壳一体形成,所述火焰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整流结构的部分外壁面上,所述整流结构的外壁面与所述火焰片的内壁面构设出过窄流道。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整流腔的气流流动方向上包括多级混合腔,每一级所述混合腔的容积不同。
进一步可选示例中,所述整流腔包括相互连通的初级混合腔和次级混合腔,所述次级混合腔的容积小于所述初级混合腔的容积。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出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整流腔的中心轴线垂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4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