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石炉及电石炉的焙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4349.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9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韩金奎;郝海兵;刘江飞;牛世军;吴新顺;李乃军;李建军;唐万里;苏顺平;马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乌海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C01B32/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谭云 |
地址: | 016034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石 焙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石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石炉及电石炉的焙烧方法,电石炉包括炉底、炉壁和炉门,炉壁砌筑于炉底上,炉门设置于炉壁上,且炉门通过氮化硅浇筑整体成型。本发明炉门采用整体氮化硅浇筑,相较于传统电石炉的炉门采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的逐层砌筑,本发明的炉门轻易不会发生炉眼烧穿的情况,即便因操作问题导致出炉口有料脱落,但因采用了整体浇筑,小块脱落其它部分仍为整体,能够极大的减少因电石炉烘炉、焙烧过程出现纰漏,或者生产过程出现异常,而导致的炉眼烧穿、炉墙逐步塌落等异常情况,进而导致电石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不能继续使用的问题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石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石炉及电石炉的焙烧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石炉的炉门筑造方法为逐层砌筑,炉口采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砌筑整体厚度为1米。但在此种砌筑方式下,若烘炉、焙烧过程出现纰漏,或者生产过程出现异常,容易导致炉眼烧穿炉墙逐步塌落等异常情况,进而导致电石炉不能继续使用的问题产生。而且传统的电石炉的因砌筑整体较厚,占用空间较大,导致炉膛变小,生料相对易进入熔池造成出炉相对困难。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电石炉由于砌筑成型,在烘炉或焙烧过程出现纰漏,或者生产过程出现异常时,容易导致炉眼烧穿炉墙逐步塌落等异常情况,进而导致电石炉不能继续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石炉,包括炉底、炉壁和炉门,所述炉壁砌筑于所述炉底上,所述炉门设置于所述炉壁上,且所述炉门通过氮化硅浇筑整体成型。
其中,所述炉门的厚度为700毫米,所述炉壁的厚度为500毫米。
其中,所述炉底包括自上而下层叠设置的耐火砖层,所述耐火砖层的层数为9层。
其中,每层所述耐火砖层由耐火砖排布形成,相邻两层所述耐火砖层之间的耐火砖的排布角度相差120°。
其中,所述炉底还包括第一碳砖层,所述第一碳砖层的层数为3层,所述第一碳砖层位于所述耐火砖层的上表面。
其中,每层所述第一碳砖层由碳砖排布形成,相邻两层所述第一碳砖层之间的碳砖的排布角度相差120°。
其中,所述第一碳砖层的上表面还设有第二碳砖层,所述第二碳砖层为环形,所述第二碳砖层的外侧壁与所述炉壁的内壁相贴合。
其中,所述第二碳砖层的厚度为600毫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电石炉的焙烧方法,包括:
S1,电石炉在焙烧完成后以满负荷运行1-2周;
S2,电石炉在1-2周满负荷运行后降至最低负荷运行2天。
其中,步骤S1前还包括所述电石炉的烘炉方法,所述烘炉方法采用间歇性升温方法。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石炉,炉门采用整体氮化硅浇筑,相较于传统电石炉的炉门采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的逐层砌筑,本发明的炉门轻易不会发生炉眼烧穿的情况,即便因操作问题导致出炉口有料脱落,但因采用了整体浇筑,小块脱落其它部分仍为整体,能够极大的减少因电石炉烘炉、焙烧过程出现纰漏,或者生产过程出现异常,而导致的炉眼烧穿、炉墙逐步塌落等异常情况,进而导致电石炉的炉体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不能继续使用的问题产生。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发明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乌海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乌海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4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