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肥原料蛋白酶解后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2850.9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0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巍;刘存寿;叶光忠;梁涛;罗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酷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5/20 | 分类号: | C05G5/20;C05F15/00;B01D33/11;B01D33/4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廖龙春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肥 原料 蛋白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生产领域,具体涉及有机肥原料蛋白酶解后处理方法,步骤1:将绞碎后的下脚料与水混合,加入菌种酶解一段时间,然后准备一种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内、滑动设置于内桶中的清堵块以及转动设置于内桶中的盛料块,内桶的侧壁上设有过滤孔;步骤2:将下脚料放入盛料块内,盛料块在内桶中转动对下脚料进行过滤的同时,清堵块推动盛料块移动,盛料块内的下脚料与内筒侧壁不同的位置接触;步骤3:清堵块推动盛料块移动的同时,对粘附在内筒侧壁上的滤渣进行清除;步骤4:在步骤3中,清堵块上下空间形成的负压差将粘附在过滤孔内的残渣吸出。采用本技术方案时,能批量过滤下脚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生产领域,具体涉及有机肥原料蛋白酶解后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液体有机肥的养分来源于动植物或矿物,有机肥的生产原料包括动物下脚料,通过对下脚料中的蛋白质进行水解,将蛋白质态有机氮转化为水溶性的有机氮和速效氮。
在对下脚料中的蛋白质进行水解前,需要先将下脚料酶解得到酶解液,再对酶解液进行过滤得到含蛋白质的过滤液;目前通常采用微孔膜对酶解后的酶解液进行过滤,酶解液中含有未完全分解的下脚料,由于微孔膜孔径较小,过滤速度慢,膜容易封堵,在过滤的过程中需要反复清洗,操作不便,不利于大批量下脚料的过滤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批量过滤下脚料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有机肥原料蛋白酶解后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绞碎后的下脚料与水混合,加入菌种酶解一段时间,然后准备一种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内桶、滑动设置于内桶中的清堵块以及转动设置于内桶中的盛料块,内桶的侧壁上设有过滤孔;
步骤2:将下脚料放入盛料块内,盛料块在内桶中转动对下脚料进行过滤的同时,清堵块推动盛料块移动,盛料块内的下脚料与内筒侧壁不同的位置接触;
步骤3:清堵块推动盛料块移动的同时,对粘附在内筒侧壁上的滤渣进行清除;
步骤4:在步骤3中,清堵块上下空间形成的负压差将粘附在过滤孔内的残渣吸出。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绞碎后的下脚料中加入菌种后,通过菌种产生蛋白酶,蛋白酶对下脚料中的蛋白质进行有效分解,当下脚料放入盛料块内后,盛料块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下脚料转动,对下脚料中的蛋白质进行离心过滤;清堵块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推动盛料块向上移动,同时盛料块处于转动状态,盛料块内的下脚料与内筒侧壁不同的位置接触,从而确保过滤时内筒侧壁上的过滤孔保持通畅,确保过滤的顺利进行;清堵块向上移动的同时对粘附在内筒侧壁上的滤渣进行清除,由于清堵块向上移动的同时与内筒之间形成的空间逐渐增大,清堵块的上下形成负压差,从而将粘附在过滤孔内的残渣吸出,确保再次过滤时内筒侧壁上的过滤孔保持通畅,确保批量下脚料的过滤作业顺利进行。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菌种为酵母菌或地衣芽孢杆菌。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菌种为酵母菌或地衣芽孢杆菌能更快速地产生蛋白酶,确保下脚料中的蛋白质能更快、更有效地被分解。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过滤孔的孔径为0.45μm。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确保过滤液和蛋白质从过滤孔中通过的同时,减少残渣的掺入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酷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酷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28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