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肌肉压痛量化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02756.3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4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石云;安子良;贾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G01L1/22;G16H50/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00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融合 技术 肌肉 压痛 量化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肌肉压痛量化测试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用以检测肌肉反抗应力的薄膜贴片组件,薄膜贴片组件包括固定贴片、设于固定贴片上的一个或多个薄膜压力传感器,固定贴片的中心开设有按压窗口,薄膜压力传感器设于按压窗口的周侧;用以转换并补偿薄膜贴片组件检测到的反抗应力信号的采集控制装置,采集控制装置与薄膜贴片组件电连接;用以分析并存储采集控制装置输出的压痛应力值的计算机,计算机与采集控制装置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本发明具有测试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主观干扰小、使用便捷高效、人性化的技术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肌肉压痛量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疼痛往往是患者最直观的生理表述,但仅依靠国际通用的疼痛心理量尺进行评判,准确性差,主观干扰大。目前国内在疼痛量化领域多采用弹簧测试法等方法,在便捷性、准确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仍存在以下不足:弹簧测痛仪利用弹性系数和位移量进行量化,但其精度差且经常需要进行弹簧校准,此外,弹簧测通仪将施压点作为测试点,一旦测试者有些许移动便会带动肌肉群造成巨大误差;同时,该方法操作仍然较为复杂,结构也较为复杂,自动化程度不高,使用上无法实现高效地肌肉压痛量化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肌肉压痛量化测试系统及方法,具有测试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主观干扰小、使用便捷高效、人性化的技术特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肌肉压痛量化测试系统,包括:
用以检测肌肉反抗应力的薄膜贴片组件,薄膜贴片组件包括固定贴片、设于固定贴片上的一个或多个薄膜压力传感器,固定贴片的中心开设有按压窗口,薄膜压力传感器设于按压窗口的周侧;
用以转换并补偿薄膜贴片组件检测到的反抗应力信号的采集控制装置,采集控制装置与薄膜贴片组件电连接;
用以分析并存储采集控制装置输出的压痛应力值的计算机,计算机与采集控制装置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薄膜压力传感器与按压窗口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1cm。
进一步优选地,薄膜压力传感器均匀分布于按压窗口的周侧。
进一步优选地,其特征在于,采集控制装置包括:
用以将反抗应力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的全桥应变电路,薄膜压力传感器接入于全桥应变电路中;
用以对电压信号进行补偿的信号补偿电路,信号补偿电路与全桥应变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信号补偿电路为MAX1452集成电路,MAX1452集成电路内设有用以检测环境温度值的片内温度传感器,MAX1452集成电路用以对薄膜压力传感器的零点及零点温漂、量程及量程温漂进行实时自动补偿。
进一步优选地,计算机包括压痛分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
压痛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压痛应力值建立压痛量化表,以及根据压痛量化表和压痛应力值分析得到肌肉压痛测试结果;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肌肉压痛量化测试的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肌肉压痛量化测试方法,应用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肌肉压痛量化测试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薄膜贴片组件贴附于肌肉表面的肌肉压痛测试点;
S2:按压肌肉压痛测试点,薄膜贴片组件检测肌肉按压时的反抗应力,得到反抗应力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中医文献馆,未经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27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