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机械振动故障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0848.8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9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甄敬然;赵静;陆程;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H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邓小颖 |
地址: | 45004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机械振动 故障 预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机械振动故障预警装置,包括检波电路、调频调幅电路和稳压发射电路,所述检波电路检测机械旋转驱动模块的故障波形信号,调频调幅电路运用电阻R3‑电阻R7和电容C3‑电容C8以及三极管Q1组成调频电路调节信号频率,然后运用运放器AR2、运放器AR4和二极管D1、二极管D2组成峰值电路筛选峰值信号,经二极管D3、二极管D4组成的限幅电路限制信号电位后输入稳压发射电路内,并且运用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运放器AR4组成反馈电路进一步调节信号波形,最后稳压发射电路运用稳压管D5对信号稳压后经信号发射器E1传输至控制终端内预警,实现了旋转机械振动故障预警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机械振动故障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 故障识别技术其根本上是模式识别,是故障诊断的重要前提,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幅值域分析等经典的分析方法,也包括神经网络、模糊识别、支持向量机和贝叶斯等现代分析手段。其中对于经典的信号分析方法,尽管理论成熟、算法实现简单,但对于复杂的振动信号,有时很难通过时域统计特征或频谱特性来进行区分和识别;而对于神经网络等现代分析手段,尽管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判别能力,但复杂的模型建立过程和参数调试过程,使其很难应用于工程实际。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系统可根据故障波形结合温度、压力、真空、负荷、励磁电流、励磁电压等参数对故障进行诊断,而现有技术(CN106441843B 一种旋转机械故障波形识别方法)提出了利用波形识别旋转机械振动故障的理论,基于此理论,可以通过运用波形信号分析实现旋转机械振动故障预警作用,而目前并没有一种利用此理论设计的旋转机械振动故障预警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机械振动故障预警装置, 能够对旋转机械振动波形实时监测,通过对波形信号频率、振幅的调节,可以转换为控制终端的预警信号。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机械振动故障预警装置,包括机械旋转驱动模块、信号传输模块、控制终端、故障检测模块,机械旋转驱动模块控制旋转机械工作,控制终端通过信号传输模块接收故障检测模块传输的故障信号,并且控制机械旋转驱动模块,故障检测模块包括检波电路、调频调幅电路和稳压发射电路,所述检波电路检测机械旋转驱动模块的故障波形信号,调频调幅电路运用电阻R3-电阻R7和电容C3-电容C8以及三极管Q1组成调频电路调节信号频率,然后运用运放器AR2、运放器AR3和二极管D1、二极管D2组成峰值电路筛选峰值信号,经二极管D3、二极管D4组成的限幅电路限制信号电位后输入稳压发射电路内,并且运用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运放器AR4组成反馈电路进一步调节信号波形,最后稳压发射电路运用稳压管D5对信号稳压后经信号发射器E1传输至控制终端内预警。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 运用电阻R3-电阻R7和电容C3-电容C8以及三极管Q1组成调频电路调节信号频率,当电容C3充电时,电容C4放电,此时电容C5放电,电阻R5为下拉电阻,电容C4充电完成时,此时电容C4开始充电,电容C5蓄电,由于电容充放电有时间间隔,起到隔离高频信号的作用,然后低频信号经三极管Q1放大信号电位,电容C6、电容C7为滤波电容,实现了选频的作用;
2.运用运放器AR2、运放器AR3和二极管D1、二极管D2组成峰值电路筛选峰值信号,先对信号选频筛选出故障信号的低频信号,然后利用波形的峰值信号进一步可以判别故障信号是否异常,当旋转机械振动故障时,此时波形为低频、高峰值信号,并且运用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运放器AR4组成反馈电路进一步调节信号波形,利用三极管Q2、三极管Q3的截止电压防止故障信号误判,进一步反馈信号至调频电路和峰值电路内,调节输出信号的频率和波形,提高故障信号判别的准确性,最后运用稳压管D5对信号稳压后经信号发射器E1传输至控制终端内预警,实现了旋转机械振动故障预警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未经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08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