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射频板对板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9572.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9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先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2 | 分类号: | H01R12/52;H01R13/02;H01R13/24;H01R13/502;H01R13/631;H01R24/50;H01R24/5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射频 连接器 | ||
一种同轴射频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针对顶部电路板设计有一个上扣杯,针对底部电路板设计有一个下扣杯,上扣杯和上扣杯均为杯体结构,作为上下两个接口,其中下扣杯上设有环形定位槽。然后在上扣杯和下扣杯之间设计有一个内外导体组件,该内外导体组件由外导体、内导体和绝缘体组成,外导体呈管状体,其上端设有上凸耳,下端设有下凸耳,内导体为一个弹性销,绝缘体作为内外导体之间的绝缘支撑。在使用状态下,内外导体组件的下部与下扣杯对接,其中下凸耳卡定在环形定位槽中,内外导体组件的上部与上扣杯对接,其中上凸耳浮动定位在上扣杯中,以此实现连接。本方案解决了现有同轴射频板对板连接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性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轴射频板对板连接器。该连接器适用于两块上下平行的电路板之间传输射频信号。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高新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变化日新月异,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电子产品越来越精密化,因为板对板连接器减小了使用空间,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我们现在用到的智能手机等精密电子设备都能用到板对板连接器。
板对板连接器的适用场合决定了其结构形式。其中,存在一种比较特殊应用形式,即在上下两块平行的电路板之间需要传输射频信号的需求。以往解决这类问题通常采用跳线连接方式。随着技术进步,为了节省空间同时提高射频连接的可靠性,出现了应用于上下两块平行电路板之间的板对板射频连接器。
美国专利US2012/0295478A1于2012年11月22日公开了一种名称为《电路板同轴连接器(circuit board coaxial connector)》的发明专利申请案。该申请案提供了一种在上下两块平行的电路板之间能够同轴传递射频信号的板对板连接器。该板对板连接器尽管从设计的角度充分考虑了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适应性问题,但因零部件结构过于复杂,制造成本高,难以在各种场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既能满足可靠性和适应性要求,又能使得连接器结构相对简单,而且成本低的连接器产品是本发明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同轴射频板对板连接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轴射频板对板连接器,其创新在于:由上扣杯、下扣杯和内外导体组件组成,其中:
所述上扣杯的主体为第一杯体结构,该第一杯体的底部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杯体的底面为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杯体的内壁面为第一内锥面或第一内弧面,所述第一杯体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开放槽,该第一开放槽贯穿于第一杯体的壁厚和顶部,所有第一开放槽在第一杯体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所述下扣杯的主体为第二杯体结构,该第二杯体的底部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杯体的底面为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杯体的内壁面为第二内锥面或第二内弧面,所述第二杯体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开放槽,该第二开放槽贯穿于第二杯体的壁厚和顶部,所有第二开放槽在第二杯体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内锥面或第二内弧面的底部设有环形定位槽,该环形定位槽的槽底直径大于第二内锥面或第二内弧面的底部直径。
所述内外导体组件由外导体、内导体和绝缘体组成,其中,所述外导体的主体为管状体,管状体的上端外侧设有向外凸起的上凸耳,管状体的下端外侧设有向外凸起的下凸耳;所述内导体由上针头、下针头、针管和弹簧组成,上针头和下针头各分别由接触头和滑动体两部分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构成,上针头的滑动体位于针管的上端管孔内,并与管孔滑动配合,上针头的接触头从针管的上端伸出,下针头位于针管的下端管孔内,并与管孔滑动配合,下针头的接触头从针管的下端伸出,所述弹簧位于针管内,并抵压在上针头与下针头之间;所述内导体位于外导体内,内导体中的上针头位于外导体的管状体上端,内导体中的下针头位于外导体的管状体下端,内导体与外导体设有环形隔离空间,该环形隔离空间填充有用于支撑内导体与外导体的绝缘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先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先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95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