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装置及具有该连接装置的旅客服务单元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99391.3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7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张维方;蒋龙富;杨五一;邹照亮;曹雄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64D11/00 | 分类号: | B64D11/00;B64D13/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佳 |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装置 具有 旅客 服务 单元 | ||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用于连接面板与导轨,其中:导轨沿导轨方向分布多个开口,该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模块,该连接模块与开口连接,该连接模块包括第一连接模块和第二连接模块,其中第二连接模块的宽度与开口的宽度相配用于面板沿导轨方向的限位。本发明连接装置便于旅客服务单元(PSU)在飞机航向上的灵活布置,允许旅客服务单元(PSU)的导轨内外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对变形,可以简化制造装配过程,缩短旅客服务单元(PSU)的制造周期;减少工装模具制造,降低生产制造成本;降低旅客服务单元(PSU)的维修使用成本;减少紧固件;并且有利于降低舱内噪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连接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尤其适用于机载设备在飞机上的连接固定。本发明还涉及具备该连接装置的旅客服务单元。
背景技术
在航空领域中,旅客服务单元(Passenger Service Unit:简称PSU)是飞机旅客使用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在飞机的飞行过程中为乘客提供舒适服务的重要单元,可为乘客提供应急供氧、个人通风、阅读灯照明、系紧安全带和禁止吸烟信息提示、乘务员呼叫、安全和娱乐声音图像信息发布等服务功能,是客舱舒适性的重要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乘客乘坐要求的提高,飞机客舱旅客服务单元(PSU)所包含的功能正在不断地被提高与加强,以适应现代飞机客舱安全性、功能性、经济性、舒适性、美观性的要求。
旅客服务单元(PSU)一般由:应急氧模块(客舱失压时为旅客提供紧急情况下用氧功能)、个人通风模块(为旅客提供客舱个人通风功能)、照明模块(为旅客提供客舱内阅读照明功能)、扬声器模块(为旅客提供客舱语信息提示功能)、乘务员呼叫模块(为旅客提交呼叫客舱乘务员功能)、信息提示模块(提示旅客系紧安全带和禁止客舱吸烟)、吊装显示器模块(为旅客提供娱乐声音图像发布功能)、无功能填充板模块等组成。
为乘客提供应急供氧、个人通风、阅读灯照明、信息提示、乘务员呼叫、娱乐声音图像发布等服务的各个功能模块一般会采用两种形式组成整个旅客服务单元(PSU):分块模块化或者集成模块化。这两种形式各有优缺点,分块模块化设计有较强的互换通用维护性功能,某一旅客服务单元(PSU)上的单个功能模块可以迅速方便的拆卸安装到另外一个旅客服务单元(PSU)上,而集成模块化设计相对重量较轻而可靠性要求相对较高,一旦某一旅客服务单元(PSU)上的单个功能模块发生故障,有可能导致整个旅客服务单元(PSU)需进行更换。
旅客服务单元(PSU)布置需按安全性、功能性、经济性、美观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安全性即必须保证客舱客舱旅客服务单元(PSU)应急氧模块的布置符合适航及相关设计要求,保证乘客在客舱失压紧急情况下应急用氧。功能性是指组成客舱旅客服务单元(PSU)的各个模块功能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使用方便性和舒适性。经济性指同样的布置方案下,使客舱旅客服务单元(PSU)的重量代价最小。美观性指在保证上述要求的情况是,客舱旅客服务单元(PSU)布置需保证符合客舱美观性要求。客舱旅客服务单元(PSU)布置首先必须保证其安全性、功能性的要求。
如上所述,旅客服务单元(PSU)对于飞机而言是极为常用而又不可或缺的。在装配时,由于旅客服务单元(PSU)通过其自带的挂钩连接到行李箱下部或者结构框上的旅客服务单元(PSU)导轨上,因而旅客服务单元(PSU)的布置需要根据客舱中座椅布置的调整而调整,由此旅客服务单元(PSU)在飞机的飞行过程中必须要能够连续地调节位置。另外,考虑到飞机航线运行的需要,旅客服务单元(PSU)的连接形式还必须具有快速地安装及拆卸的功能。此外,由于旅客服务单元(PSU)位于旅客头部上方,因而在飞机的各种极限工况下都必须要确保该挂钩的可靠性,因而其可靠性要求也相当得高。然而,在目前的技术中还尚不存在一种能够满足上述所有需求的旅客服务单元(PSU)连接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93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