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液浓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9030.9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5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文燕;苏峰;黄辉荣;崔平;李俊标;谢中建;占康乐;姬燕华;周忠;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隆铜业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402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液 浓缩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铜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溶液浓缩方法,根据浓缩目标设定合理的浓缩环境及加热时长,维持浓缩环境内温度、压强的稳定并保证其浓缩时间,便能获得满足浓缩要求的浓缩液。这样无需定时或在线监测浓缩液的密度,完全摒弃了可能造成危及人身及环境安全、价格高昂的放射性密度计测控方式,大大降低了浓缩设备和人力的投入成本,且浓缩过程绿色、环保,设备维护简单方便,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溶液浓缩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铜电解过程中,电解液的成分不断地发生变化,砷、锑、铋、镍等杂质浓度都越来越高,而硫酸浓度则逐渐下降,这是非常不利于电解过程的正常进行的,故要对电解液进行净化处理。电解液净化通常采用如下工序:抽取一部分电解液或废电解液进行蒸发浓缩,通过冷却结晶,使大部分的铜以硫酸铜结晶(CuSO4·5H2O)形态产出,得到杂质富集的一次母液,然后将一次母液进行脱杂处理。
其中,蒸发浓缩是采用真空蒸发器进行的。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放射性密度计来检测浓缩液的密度,从而确定蒸发浓缩终点。然而,放射性密度计对人身及生产环境造成安全隐患,而且在高温、强腐蚀性环境下,放射性密度计的使用寿命被大大缩短,维护困难且费用高昂,使得蒸发浓缩环节的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维护便捷的溶液浓缩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溶液浓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待浓缩液的浓度、浓缩液的目标浓度得到需蒸发分离的水量V,设定分离罐内浓缩液的目标温度值,获得对应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及水分蒸发速度v,进而设定真空度限值,设定分离罐内浓缩液的容量及进液速度、出液速度确定待浓缩液的蒸发时长t,使V=vt;
步骤2:进液调节阀、出液调节阀、真空泵与分离罐的内腔连通;开启并调节进液调节阀、出液调节阀、真空泵和换热介质入口调节阀、换热介质出口调节阀,使分离罐内浓缩液的温度值、罐内真空度及进液速度、出液速度达到目标限值,此时,单位时间内的进液量、出液量与水分蒸发量相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采用本方法只要根据浓缩目标设定合理的浓缩环境及加热时长,并维持浓缩环境内温度、压强的稳定并保证其浓缩时间,便能获得满足浓缩要求的浓缩液。无需定时或在线监测浓缩液的密度,完全摒弃了可能造成危及人身及环境安全、价格高昂的放射性密度计测控方式,大大降低了浓缩设备和人力的投入成本,且浓缩过程绿色、环保,设备维护简单方便,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中:10.分离罐,11.进液调节阀,12.出液调节阀,13.循环泵,14.热浓缩液进管,15.热浓缩液出管,20.加热部,21.换热介质入口调节阀,22.换热介质出口调节阀,31,负压测量仪,32.负压调节阀,33.真空泵,41.温度计,42.液位计,43.除沫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溶液浓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待浓缩液的浓度、浓缩液的目标浓度得到需蒸发分离的水量V,设定分离罐10内浓缩液的目标温度值,获得对应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及水分蒸发速度v,进而设定真空度限值,设定分离罐10内浓缩液的容量及进液速度、出液速度确定待浓缩液的蒸发时长t,使V=v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隆铜业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隆铜业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90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