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多个非线性模型的面板校准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7012.7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5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尼尔·伍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像素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25 | 分类号: | G09G3/3225;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周靖;杨明钊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非线性 模型 面板 校准 | ||
本申请公开了使用多个非线性模型的面板校准。校准显示面板的方法包括对显示面板上显示的颜色分量进行测量,使用测量值生成关于每个颜色分量的至少两个非线性模型,接收由输入颜色值表示的一个或更多个像素组成的输入图像,对于给定值的颜色分量使用所生成的非线性模型和像素的输入值来计算串扰增益,将串扰增益应用于像素的颜色分量以创建串扰补偿分量值,以及使用串扰补偿分量值显示图像。
背景
历史上,显示器被制造成满足视频颜色标准的要求,并且视频颜色标准是基于制造这样的显示器的可行性而发展的。可能需要显示器显示两种不同的视频类型,例如,由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ITU-R)建议书BT.709定义的高清晰度(HD)或由ITU-R建议书BT.601定义的标准清晰度。两个标准之间的差异很小,且通常通过简单的3×3矩阵转换来处理。
然而,随着数字摄影的出现,出现了另外的颜色标准,它们允许显示更广范围的颜色(广色域),且制造商创造了同样显示广色域的显示器。一种显示广色域的方法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
OLED和LCD显示器两者享有相似的有源矩阵(active matrix)结构。显示器将具有转换红-绿-蓝(RGB)数字输入并将电压或电流驱动到在每个像素处的有效电路元件的集成电路(显示驱动器IC或DDIC)。有效电路元件将保持该电压或电流对像素有效,直到下次其更新为止。由于在将显示驱动器连接到像素的迹线之间的耦合或者由于颜色子像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会导致串扰。串扰降低了颜色精度,使它成为显示器的不想要的属性。
不幸的是,OLED显示器需要比LCD显示器更复杂的电路来产生图像,并且相较于电压而言,采样和保持精确的电流值是更困难的。因此,在颜色通道之间会存在非线性串扰。由于在串扰中的非线性,相较于LCD显示器,OLED显示器的校准需要更大数量的颜色测量,以在校准中获得精确的结果。
当前用于针对不同的颜色标准来校准显示器的方法涉及根据XYZ值测量白色和纯RGB颜色。这些方法使用XYZ值,是因为它们是设备不变的且提供了在颜色的光谱分布和颜色的生理感知之间的定量联系。这些方法将测量值归一化以创建xy。
x=X/(X+Y+Z)
y=Y/(X+Y+Z)。
xy坐标允许计算从设备无关的颜色(在该情况下是XYZ)到设备相关的颜色(例如RGB)的正确的颜色空间转换矩阵。所有颜色标准都是使用对于RBG和W的一组xy坐标来描述的,这允许计算颜色空间转换矩阵,以从颜色标准RGB值变为设备无关的XYZ颜色。该组合允许从输入颜色标准RGB值转换成显示RGB值,使得不管显示色域如何,都能看到正确的颜色。
颜色标准和显示器的另一方面涉及在输入处的RGB值和从显示器发射的RGB光的量之间的非线性函数的形状。为了使图像看起来正确,还需要在显示器和标准之间匹配电光转换函数(EOTF)。由于这一点,标准将基于各种因素来指定EOTF,且确保所实现的内容与标准相匹配从而使图像看起来正确是取决于显示器。
用于校准面板的典型方法是进行数百次测量,且然后在那些测量值之间进行插值,而不考虑面板的特性或显示技术。这耗费时间,并且在生产线上的实现成本太高。存在对以生产线上较少的测量来提供对显示器的精确校准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从输入标准颜色空间(input standard color space)转换到输出显示颜色空间(output display color space)的当前方法的示例。
图2示出了具有串扰校正的从输入标准颜色空间转换到输出显示颜色空间的方法的实施例。
图3示出了串扰校正功能的实施例。
图4示出了对输入颜色空间中的颜色的非线性响应建模的实施例。
图5示出了对输入颜色空间中的颜色的非线性响应建模的替代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像素公司,未经美国像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70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