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链检测及自动穿弹簧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96857.4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2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岳来鹏;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岳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04;B07C5/342;B07C5/02;B07C5/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嘉华律师事务所 31285 | 代理人: | 黄琮;夏烨 |
| 地址: | 201606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自动 弹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弹链检测及自动穿弹簧装置,其包括振动盘、运料导轨、直线送料导轨、钢带输送机、弹壳夹料机构、弹簧进料机构、链板输送机构、弹簧旋料机构和弹簧夹料机构。该弹链检测及自动穿弹簧装置,通过设置第一伺服电机、单相电机、联轴器、导杆、顶杆、第二直线导轨、顶针气缸和顶针底座,当治具将弹链输送到穿弹簧工位后,通过下压气缸对弹链进行固定,此时单相电机启动,通过联轴器控制三个导杆伸出顶住弹链治具,然后伺服电机带动弹簧旋转,通过旋转,弹簧可以自由的进入到弹夹小孔内,完成穿弹簧工作,在此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采用自动穿弹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节省了人力,同时降低了危险系数,起到了保护工人安全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弹链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弹链检测及自动穿弹簧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检测及自动穿弹簧机主要用于各种弹夹的自动检测及自动穿弹簧,在军工类企业里被广泛使用。随着工作量的增大,自动检测及自动穿弹簧机构将逐步取代传统的人工检测及人工穿弹簧。在传统的检测时,需人工检测弹链上小孔有无以及是否穿透,效率较低同时错误率也较高。自动穿弹簧当下是由人工将弹簧放入一个V型槽内,通过一个由电机带动的插针带动弹簧旋转,进而穿到弹链的小孔内部将两个相邻的弹链连接起来,效率较低,危险系数也较高,因此如何快速高效,且能准确无误地判定弹链是否合格和如何快速高效地穿弹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弹链检测及自动穿弹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弹链检测及自动穿弹簧装置,包括振动盘、运料导轨、直线送料导轨、钢带输送机、弹壳夹料机构、弹簧进料机构、链板输送机构、弹簧旋料机构和弹簧夹料机构。
所述弹簧进料机构包括料盘,所述料盘上分别设置有放料气缸和收料气缸,所述料盘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的左侧设置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设置在料盘的下方。
所述链板输送机构包括治具,所述治具设置在链板的上方,所述链板设置在毛刷的下方,所述链板的右侧设置有收料桶,所述毛刷与收料桶依次位于链板的后方。
所述弹簧旋料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上方设置有单相电机,所述单相电机的右侧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右侧设置有三个导杆,且三个导杆的右端设置有三个顶杆,且三个顶杆的下方均设置有顶针底座,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的上方设置有顶针气缸,所述顶针气缸位于导杆的下方,所述顶针气缸与顶针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夹料机构包括第二夹料气缸,所述第二夹料气缸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后侧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直线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钢带输送机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通过驱动钢带与从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轴设置在机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壳夹料机构包括第一夹料气缸,所述第一夹料气缸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背面设置有第一直线模组,所述第一直线模组的前侧设置有下料斗。
进一步的,所述料盘分为固定料盘和收料盘,所述固定料盘的四角处均设置有放料气缸,所述收料盘的四角处均设置有放料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盘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振动盘均设置在运料导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运料导轨的另一端设置有直线送料导轨,所述直线送料导轨的另一端设置有钢带输送机,所述钢带输送机的左侧设置有弹壳夹料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弹壳夹料机构的前侧设置有弹簧进料机构,所述弹簧进料机构的后侧设置在链板输送机构,所述链板输送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弹簧旋料机构,所述弹簧旋料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弹簧夹料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岳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岳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68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