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弯薄壁型钢外包速生杨木高强度梁柱的施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96099.6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3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镯;徐天贵;迟圣睿;周绍朋;苏思新;陈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7M3/00 | 分类号: | B27M3/00;B27K3/02;B27K5/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8 | 代理人: | 晏达峰 |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型钢 外包 速生 杨木 强度 梁柱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属于速生杨木应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弯薄壁型钢外包速生杨木高强度梁柱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有效步骤:选材;切割;晾干;改性;烘干;浸渍;焊接;组合;养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冷弯薄壁型钢外包速生杨木高强度梁柱的施工工艺,将冷弯薄壁型钢与速生杨木有效的配合,形成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梁柱,进而满足建筑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速生杨木应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弯薄壁型钢外包速生杨木高强度梁柱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木材及木质材料作为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生产资源,不仅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还广泛应用于交通、建筑和航天等工业领域。随着世界范围内森林资源日益短缺,特别是珍贵木材数量日益锐减,近年来大量的速生树木被广泛种植。速生树木具有出材时间短、产量高等优点,但由于其生长年限较短,例如:一般人工速生杨木成材时间为5~6年,所以大部分速生树木具有密度低、木质松软、物理力学强度差、含水率高且分布不均和易产生干缩变形等缺陷,从而限制了速生树木品种的使用范围,通常人工速生林多用来生产纸浆,一次性筷子等低经济附加值产品,而在高附加值加工领域的应用较少。
木结构建筑是以木材为主要受力体系的工程结构的建筑,梁柱结构体系是目前木结构建筑的常用承重体系,它是由跨距较大的梁、柱结构形式为主要的传力体系,无论竖向荷载,还是水平荷载,都由梁柱结构体系承受,并最后传递到基础上。我国《木结构设计规范》中普通木结构和胶合木结构均属于梁柱结构体系的建筑。随着国家颁布相关政策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装配式施工,并在文件中特别提到关于木结构装配化施工的问题。但现如今木结构的发展却因为天然木材的禁止采伐而受到限制。大部分人工材却因力学性能较差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速生杨木本身具有纹理直、易加工、生长快、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且具有环保、美观等优势,且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种植基础。但是速生杨木由于其力学性能较低,耐腐蚀能力差和不稳定性大等特点,一直没有应用于建筑结构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速生杨木无法应用于建筑梁柱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能够有效提高速生杨木强度,使其满足建筑梁柱需要的冷弯薄壁型钢外包速生杨木高强度梁柱的施工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弯薄壁型钢外包速生杨木高强度梁柱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有效步骤:
a、选材:选取速生杨木树干通直、树径20cm左右原木,并放于阴凉处放置;
b、切割:将选好的速生杨木切割成厚度为10mm和厚度为5mm的板材,剔除不满足要求的板材,处理板长、宽为构件所需尺寸;
c、晾干:将处理后的板材放于阴凉处晾干3-5天或采用烘干机在65℃-85℃作用下烘干8h以上;
d、改性:将晾干后的板材置于压力蒸汽灭菌柜中进行热改性处理;
e、烘干:将热改性处理后的板材用烘干箱在105℃烘干24h以上,进行含水率试验测试,控制含水率在9~15%之间,备用;
f、浸渍:将烘干后的板材放入到真空浸渍罐内,加入结构胶,控制真空浸渍罐为1MPa,控制温度75℃,浸渍3h;
g、焊接:将冷弯薄壁型钢焊接使其形成方形设置,得到中间件;
h、组合:将厚度为10mm的板材沿中间件的四周均匀铺设一层后,然后将厚度为5mm的板材沿中间件的四周均匀铺设一层,厚度为5mm的板材的纹路与厚度为10mm的板材的纹路垂直设置,然后按照上述方法依次铺设,直至板材将中间件的边缘完全覆盖;
i、养护:将组合好的板材用模具将板材压紧,控制温度在40~50℃,养护时间为1~2周的时间,即得到所需的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60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